早前曾遊走過黃大仙的竹園南邨,既然來到南邨,總不可遺漏在隔壁的竹園北邨了吧?
話雖今次分開了南邨和北邨遊走,但我認為在實際居住體驗上,我想街坊已將兩者融為一體了。畢竟商場和巴士站是兩邨共用,而且雖然地理位置上兩者的分界明確,但實際遊走兩者皆相差無幾。

竹園北邨的落成和入伙時間比南邨稍晚,於1987-1989年期間落成。竹園北邨的最大特色,相信是全邨8棟的大廈都是Y型設計。查看資料才知道,竹園北邨更是全港擁有最多Y3型的大廈,而這種設計於80-90年代初是相當流行。

說回遊走竹園北邨的體驗。跟竹園南邨相比,不知道是錯覺還是如何,感覺竹園北邨的老人家數目好像比竹園南邨少一點,起碼遊走當日看到大叔大嬸多,反而老人家都有,但不如南邨的多。
另外,個人比較記得竹園北邨的印象,就是邨內設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公園,公園內除了有中式涼亭,更有錦鯉池。看到錦鯉池的一刻,居然有鼓莫名其妙的感動,可能是因為現時遊走屋邨,已很難看到有泉水和錦鯉的水池,不少都由於管理及安全問題,早已將水抽乾,讓本來設計美觀,而且有散熱作用的園景浪費了。相信這是我看到錦鯉池感動的原因吧。


但感動同時,好快被同行朋友拉回現實——「為何水看起來這麼髒,是綠色的?」哈哈哈?
另外,竹園北邨較為有趣的地方,在於它的遊樂設施好像停留了在80至90年代之間,例如木造的遊樂設施,raw raw哋但好靚,真係好靚。還有車軚盤形的鞦韆,還有極為簡約設計,會讓屁股發熱得開花的鐵滑梯等等,這是充滿童年回憶的氣息啊!



遊走竹園北邨的時間跟南邨相比,可說是快得多。但最後想問問街坊,竹園邨的獨特獅子山標誌,我遊走竹園北邨時就看不見,那標誌是南邨獨有嗎?

屋邨資料
地點:竹園穎竹街8號
入伙年份:1987-1989年
樓宇數目:8
單位數目:800(截至2022年9月30日)
樓宇類型:Y3型
資料來源:房屋署,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 【香港公屋】鑽石山鳳德邨 被忽略的遺珠
- 【香港公屋】牛池灣彩虹邨 MIRROR都有嚟屋邨髮型屋拍MV?籃球場打卡世界背後的模範歷史故事
- 【香港公屋】九龍灣啟業邨 前啟德基地再變身打卡籃球場的平凡屋邨故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