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2990
黃大仙區遊走香港屋邨系列 - 九龍區

【香港公屋】牛池灣彩雲邨 這些年來的改變與不變

1 Mins read


位於東九龍的牛池灣彩雲邨,它未必是全港最大的屋邨,或是擁有最高樓宇的地方,但論彩雲邨的樓宇大廈名字,我對它們就是有種莫名的迷戀。

彩雲邨景新樓。
彩雲邨景新樓。
彩雲邨瓊宮樓。
彩雲邨瓊宮樓。
IMG 2979
彩雲邨豐澤樓。

彩雲邨樓宇:他們的名字極具詩意

觀日、伴月、瓊宮、玉宇、遊龍、飛鳳、景新、白虹、星辰、時雨……以上極富詩意,讓人聯想到銀河星宿,天文觀象的名詞,正正就是彩雲邨多座大廈的名字。我曾有過無聊的幻想:不知道街坊們向外人介紹他們住在極具詩情畫意的大廈的名稱時,究竟會有着怎樣的感受?

現實就是如此的平凡——不會對樓宇的名字有特別的感受,並不會感到自豪或開心的,至少住在彩雲邨的Levi是這樣認為。Levi從小學一年級就搬到彩雲邨飛鳳樓,光陰似箭,一住就是廿二載。

彩雲邨商場。
彩雲邨商場。

彩雲邨的巨變

彩雲邨的變與不變,一切作為街坊的Levi他都看在眼內。當中變化最大的,莫過於屋邨商場。

從白虹樓巴士站,穿過天橋走到彩雲邨商場,是典型的屋邨商場格局:冷氣、升降機、扶手電梯一一齊備,看起來好像沒甚麼特色,符合一貫領展商場的標準、整潔企理但冷冰冰風格。充其量是商場二樓擁有中央露天花園,種植了多棵綠樹,花園旁設有一些長椅給街坊休息。恰巧賽馬會投注站就是設在中央花園旁邊,每到賽馬日,就會堆滿手執報紙的叔叔伯伯,一邊抽煙,一手拿起收音機聽着賽事,四周的空氣也變得快活起來。

彩雲邨商場中庭。
彩雲邨商場中庭。
彩雲邨商場。
彩雲邨商場。
彩雲邨商場。
彩雲邨商場。

商場經過領展接手後,從昔日殘舊而少店舖的商場,搖身一變成鋪上地磚,牆身亦經過翻新,刷上全新的油漆的全新面貌;店舖亦由只有十數間,變成多間連鎖店進駐,起碼餐廳選擇除了麥當勞和茶餐廳,還多了米線、餃子、比薩店等,對街坊而言,多了選擇固然是好事。至於商場內歷史較為悠久的餐廳,已經要數到成發餐廳。餐廳早於1990年代開業,多年來裝潢如一,食物味道同樣多年如一,還是偏黃的昏暗燈光,配上多個卡位,餐廳牆身貼滿人手寫的餐牌,就是典型的香港茶餐廳格局,食物味道嘛,個人認為就是不過不失,不過勝在有些傳統港式食物可點,如窩蛋牛肉飯、豆腐火腩飯、煲仔飯等被公認為男人的浪漫的菜式。

BC0C4E57 9A5A 421D A3F0 EA1A915CCDFC scaled
彩雲邨街市,Levi表示現今的街市,比昔日乾淨得多。
彩雲邨街市現今面貌。
彩雲邨街市現今面貌。

彩雲的不變多年如一

但屋邨商場內部如何改變,總有些風景一直不變,歲月彷似在這些畫面中定格,並沒有垂年老去。例如商場門口及巴士總站外的巨大榕樹,它看來長得極為茂密,榕樹的多條氣根伸延得很長並形式縱橫交錯形態,它早已被街坊公認為彩雲邨地標,相信亦一直默默守護街坊們吧。

居住在彩雲邨超過二十載的街坊Levi與彩雲邨地標:榕樹合照。
居住在彩雲邨超過二十載的街坊Levi與彩雲邨地標:榕樹合照。

據稱榕樹在彩雲邨落成前已經存在,並已列入古樹名木冊,而且有一副由雨坊樓客所撰寫的對聯:「彩雲生祥瑞降臨家戶,古樹茂繁華映帶商場」,甚有文藝氣息。Levi回憶,他在小學時期首次看到這棵榕樹,腦海已經有很深刻的印象,感覺生氣盎然。

彩雲邨榕樹下的對聯。
彩雲邨榕樹下的對聯。

另一屋邨不變的風景,就是不知何故長期排隊的公公婆婆。

Levi解釋,原來彩雲邨白虹樓附近的垃圾站,曾經如此熱鬧過。從前就有人專門回收鋁罐及膠樽等,不少公公婆婆都會排着隊,拖着沉甸甸的巨型膠袋,裡面裝滿從屋邨內收拾的鋁罐或膠樽,然後拿到垃圾站旁變賣,賺取些零用錢。「小時候媽媽也叮囑我要拿鋁罐到垃圾站回收,以賺取些少零用。但後來眼見利潤不多,所以再也沒有做了。」

以往公公婆婆到垃圾站排隊,今日則在商場的膠樽回收機前長期排隊,原因同樣是賺些零用錢,一切看起來如此平常的畫面,其實亦教人心酸不已。

IMG 2952
彩雲邨平台。

彩雲邨平台上的一片美好風景

離開屋邨商場,沿着接駁天橋漫步到中央平台位置,多座彩雲邨的大廈四面環繞,高低有致地排列,景致開揚,形成另類的屏風般的風景。不少小朋友在平台上奔跑嬉鬧,陣陣的歡笑聲為屋邨帶來更多生氣,笑聲也不經不覺地感染到附近聊天的街坊,他們的面容看起來是如此的放鬆愜意。

彩雲邨。
彩雲邨。
彩雲邨平台很大很闊。
彩雲邨平台很大很闊。

這令我回憶起,小時候的自己其實很少遊玩,但不知怎的平時就是喜歡坐在屋邨平台一角,靜靜的看着朋友玩滑梯或奔跑,他們的歡樂也不覺地感染到我,即使自己沒有遊玩,也感受到當中的快樂,心情同樣是放鬆的。

彩雲二邨。
彩雲二邨。

從平台望出彩雲邨的宏觀街景,只見彩虹道的車道非常繁忙,即使呆站三數分鐘,已有數十輛汽車穿梭遊走;車道兩旁盡是彩雲邨的大廈,大部分都是傳統舊長形公屋,如一座座堆高的積木有致地排列,看起來相當宏偉而和諧;遊走當日正值黃昏,西斜的夕陽將部分大廈外牆灑成一片金黃,配合湛藍的天空覆蓋,看來略帶刺眼但同時很美麗。看着看着,天色也原來昏暗起來,好快就步入晚上了。相信不少街坊見過以上眼前風景,也會禁不住陶醉起來,並拿起手機拍照吧。

我認為很漂亮很有特色的彩雲邨「凱旋門」。
我認為很漂亮很有特色的彩雲邨「凱旋門」。

變化的不是屋邨而是人

彩雲邨在這些年來變化可說很大,亦可說是不大,Levi坦言,變化的其實是人。小學時留在屋邨的時間較多,會跟屋邨有較為緊密的連繫,但一切隨着投身社會工作,在家時間越來越少而改變了。

「其實一切都是香港的縮影,你只會看到屋邨活動的大多是老人家,屋邨亦隨時老人的增多,以及樓齡增加,而變得越來越老了。」

桃花依舊,人面全非,相信指的就是上述的情況了吧。

彩雲邨仍有保留的英殖時期郵筒。
彩雲邨仍有保留的英殖時期郵筒。
彩雲邨。
彩雲邨。

【info】
地點:牛池灣清水灣道45號
入伙年份:1979-1981年(彩雲一邨);1978年(彩雲二邨)
樓宇數目:16(彩雲一邨);5(彩雲二邨)
單位數目:5900(彩雲一邨);3000(彩雲二邨)*截至2022年12月31日
樓宇類型:雙工字型、舊長型、單座工字型、雙塔式
樓宇名稱:伴月樓、長波樓、紫霄樓、飛鳳樓、甘霖樓、景新樓、觀日樓、銀河樓、白鳳樓、白虹樓、繡文樓、星辰樓、時雨樓、游龍樓、玉麟樓、日月樓(彩雲一邨);豐澤樓、啟輝樓、瓊宮樓、明麗樓、玉宇樓(彩雲二邨)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房屋署獨立媒體《古樹矗立黃大仙 名木位置你要知》

延伸閱讀:

Shopping cart0
There are no products in the cart!
Continue shopping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