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與愛民邨的關係,我跟它可說是有點微妙。
由於我以前住的地方交通配套並不算做得好,可直達市區的巴士選擇不多。印象最深刻就是若果想從家中出發到深水埗、旺角等地,就需要乘搭一輛前往「愛民邨」的巴士。這就是我小時候對愛民邨的首次認識,因為它是前往旺角巴士的真正總站。但愛民邨在哪裡,有甚麼建築物在附近,有甚麼特色,統統是一片空白。
直到長大後接觸多了有關愛民邨的資料,才知道它當中的歷史和特色。



一表盡看愛民邨歷史及威水史
有關愛民邨的歷史和特色,由於網上實在太多太多資料(起碼跟香港絕大部份屋邨相比,它已經是多資料),故此只揀選其中數點列出,不詳細解釋。

- 它早於1974-1975年落成,有逾45年樓齡,屬於香港較為早期的公屋。
- 英女王伊莉沙伯二世於1975年曾到訪愛民邨,並參觀康民樓其中一住戶。
- 愛民邨為房委會前身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繼華富邨、蘇屋邨、北角邨及西環邨後策劃建設的第三個屋邨,當時獲譽為遠東規模最大的地區性住宅計劃。只是在愛民邨落成時,屋宇建設委員會已經被重組成香港房屋委員會。
- 愛民邨是九龍城區面積最廣的屋邨,有12座大廈。
- 由於愛民邨地勢較高,部分的單位可遠眺維多利亞港,加上單位露台設計是參考了華富邨,以後屋邨整體設計是參考了華富邨並稍作改良,故此亦有「九龍華富邨」之稱。
- 無獨有偶,愛民邨是出自建築師,亦有「香港公屋之父」尊稱的廖本懷先生之手。廖本懷同時是負責華富邨的建築師。
- 愛民邨是香港首個設有公共天線系統的公共屋邨,其中嘉民樓和康民樓,更是香港首批各單位均配備兩個梗房與浴缸的房屋署公屋大廈。
- 不少電影都有在愛民邨取景,近年的港產片包括《狂舞派》、《淪落人》及《媽媽的神奇小子》。(我就是因為看了《淪落人》才萌生遊走愛民邨的想法)

愛民邨的舊式公共空間運用美學
言歸正傳,愛民邨的經典井字型大廈設計我不詳細多說,可能因我曾經住在井字型公屋內,所以對它相對感覺不大。

反倒是個人頗為欣賞愛民邨的公共空間運用。屋邨內擁有不少給街坊休憩的位置,而且有不少綠化的地方,例如在嘉民樓、建民樓和禮民樓平台之間,就有個愛民邨賞樹徑,一邊遊走都感覺舒適。即使在商場及街市外,也毫不例外地看到有大量的休憩空間,在今日起樓也要針插式佔盡空間的香港,這點顯得難能可貴。


更鍾情舊長型公屋打通設計
另外,相對起井字型公屋,個人更喜愛愛民邨的舊長型公屋。嘉民樓、建民樓和禮民樓三幢樓呈U字型,樓宇之間的走廊打通,猶如沒有盡頭般,感覺相當有趣。而且從外觀賞樓宇也感受公屋的美,一戶戶單位門口都可清晰看見。仿似看到數百種生活方式。


而且個人頗喜歡愛民邨除了一般的商場,同時設有地舖及室外街市,感覺上落地得多,亦能跟街坊構成更多與社區的連繫,而非單純功能性的割裂,相對人性化得多。當然,論到愛民商場,它另一意想不到的聞名之處,就是它曾經擁有過保齡球場,如今則變身成室內賽車場,場地內就有卡丁車可以玩,相當有趣。




關於對愛民邨的感受,實在太多太多,我相信日後也會再遊走愛民邨,到時候再寫多點吧。


屋邨資料
地點:紅磡山忠孝街60號
入伙年份:1974年至1975年
樓宇座數:12
樓宇類型:舊長型、雙塔式
樓宇名稱:德民樓、昭民樓、信民樓、建民樓、嘉民樓、禮民樓、康民樓、保民樓、新民樓、敦民樓、頌民樓、衛民樓
資料來源:房屋署、維基百科
1 comment
“嘉民樓、建民樓和禮民樓三幢樓呈U字型“ 事實係連埋保民樓,一個 E 字形的建築, 另外這4 座的樓梯極複習,有幾條可以直通到停車場/ 商場,搬走了很多年,已不記得怎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