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頭圍邨,我會想對它說很抱歉。再搜尋更多屋邨歷史,才發現我低估了屋邨的歷史價值和意義,故此希望可透過近日重新上載屋邨文章,而趕快上載這篇遲來的遊走馬頭圍邨感想吧。
Tag:
屋建會
觀塘和樂邨是自「遊走香港屋邨誌」在去年設立以來,較為早期完成遊走的一個屋邨。而當時選擇遊走和樂邨的原因,只是因為它很接近我住處。(笑)但除此以外,我其實對和樂邨可說是幾乎一無所知,唯一的印象就是——它的外觀和設計格局看起來真的跟荃灣的福來邨很像呢,畢竟這種7層樓高不設電梯,而且有着很大露台設計的大廈確實不多,所以一看到就覺得和樂邨跟福來邨實在很像呢。
對於福來邨,我可以說是熟悉,但同時亦很陌生。 中學的時候,通常趁放學後或放假,跟同學朋友到荃灣唱K食飯逛街。而福來邨正正位於荃灣市中心,所以經常聽到、看到屋邨甚或經過,所以早就對它的存在感到理所當然。當時已覺得,怎麼屋邨大部分樓層都這麼矮,但反而頗有特色,起碼辨識度高,讓人容易記得。 當然,更多關於福來邨的就一無所知了,連它有多久歷史也毫不知道。
說實的,以前我對位於牛池灣的彩虹邨的印象就是比較片面和一般。畢竟近年提及到彩虹邨,不少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打卡」,它的七彩繽紛大廈外牆,有關那經典打卡位,實在是彩虹邨的生招牌。關於經典打卡位的精彩美麗相片,早已被不少人拍攝下來,無謂班門弄斧了;至於它的知名程度,就是連外國遊客、攝影師、甚至明星等也特意前來拍攝取景,說彩虹邨的知名度到達世界級,其實我覺得一點也不過份。
終於正正式式的寫道華富邨了。 對我來講,華富邨的意義,已經不單是香港最為著名的屋邨那麼簡單。有關華富邨的歷史建築研究、街坊小店文化、相片、新聞報導以至與華富有關的專頁和網站等都極度豐富(單是專頁都有 華富一邨民、邨新富華 等),在網上隨便搜搜也能看到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