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房屋署

終於寫到遊走的第201個屋邨——位於大圍的美田邨,由於篇幅不太長的關係,今次索性寫一篇短文好了。
大圍美田邨。
「秀麗景致 樂滿庭全」的命名彩蛋
不知怎的,大圍的美田邨是我經常遺忘的屋邨,明明它只是地理位置只是比美林邨入一點,但就是經常遺漏了它。但近日因工作關係重臨美林邨,最後總算有機會遊走隔壁的美...

對不起,此為付費訂閱會員限定文章。

立即成為付費訂閱會員或按會員登入,解鎖所有文章,遊走在香港屋邨的文字之間。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東頭邨對我來說,可說是頗為特別的存在,特別是東頭二邨的歷史與文化。
位於黃大仙區的東頭邨。
對東頭邨如此有印象,只因它正正是位於衙前圍村的隔壁——曾經是市區碩果僅存的圍村,之前就曾因為保育議題,而成為了各大報章的新聞。
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不禁想起東頭二邨的故事與變遷。
這些新面貌展現了東頭二邨的發展...

對不起,此為付費訂閱會員限定文章。

立即成為付費訂閱會員或按會員登入,解鎖所有文章,遊走在香港屋邨的文字之間。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第200個香港屋邨遊走大成功!
田灣邨
目標達成:遊走第200個公共屋邨!
沒想到第200個遊走的屋邨,居然會是南區的田灣邨(笑)。為何會遊走田灣邨,原因很簡單,就是今日難得人在銅鑼灣打保齡球,然後完成手上工作後,就想遊走屋邨。當時手上未曾遊走屋邨的港島區選擇不多,勵德邨又已經去過好幾次,想有點新鮮...

對不起,此為付費訂閱會員限定文章。

立即成為付費訂閱會員或按會員登入,解鎖所有文章,遊走在香港屋邨的文字之間。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屋邨節2024

若果有留意近月本地新聞的話,相信都有聽說過房屋局與房委會近年正大力推廣屋邨與幸福設計,強調居住在屋邨,亦能感受「幸福感」。當然,坦白的說,起初聞說有關幸福設計指引時,只覺得一切都相當抽象,同時亦心想:那跟居民的生活有着怎樣的連繫?近日房屋局及房委會舉辦香港的首個「屋邨節」,就嘗試以包羅萬有的活動,給大家感受何謂幸福。而今次我亦有幸參加當中的「幸福設計對談」專題研討會的其中一部分,可以跟大家嘗試分享當中的感受。



專題研討會在車公廟體育館舉行,甫踏入體育館不久,就已經有相關職員認到我(很受竉若驚!),然後帶我看看會場外的佈置,如何介紹屋邨的幸福設計指引。個人頗喜歡這個部分,之後再詳細講講。



原來「幸福設計指引」主要分為八大部分,當中涵蓋的範圍甚多,由硬件到軟件配套都有涉獵在內,當中包括「活力健康」、「綠色生活」、「樂齡安居」、「跨代共融」、「家社互聯」、「城市連結」、「增值上流」及「地方形象」等。


現場更設有相關的佈置,以及8本冊子詳細解釋當中理念。起初我以為冊子只有英交版,但後來在網上找到有關幸福設計指引的中文版,如果之後可以派發給街坊,相信街坊亦會有興趣閱讀呢!如果大家已經想查看中文冊子的話,可到以下連結查看:

https://housingwellbeing.hk/wp-content/uploads/2024/09/Well-Being_ConceptGuide.pdf

由於時間關係,我只可參加研討會的其中一部分。不過個人認為研討會最為精彩的部分,就是由日本及泰國建築師分享他們在自己國家的建築項目,如何為當地人解決問題,同時營造幸福感。

從以上兩個國家的實例,其實都不約而同指出,居民的參與其實是尤其重要,沒有了「人」這個部分,即使項目如何完美,亦不能從中讓居民產生歸屬感,從而感到幸福。例如日本的建築師會想到讓居民一起參與在家種植檸檬樹,這讓家家戶戶有着共同目標與話題,讓鄰居之間有着共通點互相連結,從而讓大家對社區建立歸屬感。個人認為類似的情況,若果可以在香港社區給居民參與更多,其實同樣可營造到幸福感。

當然,若果大家對八大幸福設計指引想了解更多,可直接到他們的網站查詢更多資料呢。

* 資料由房屋局及香港房屋委員會提供。


屋邨節網站:https://housingwellbeing.hk/estate-festival/

八大幸福設計指引網站:https://housingwellbeing.hk/design-guide/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若果有印象的話,相信都會記得今個月首度在香港舉行的屋邨節,當中有不少精彩好玩活動,而我個人最為期待的,則非公屋導賞團莫屬。很幸運地,最終我亦成功參加了其中一個在東涌舉辦的屋邨導賞團。

實不相暪,平時我都是自己或跟朋友遊走屋邨居多,至於這類由民間機構舉辦的屋邨導賞團,則是頭一次參加呢!

首次參加屋邨導賞團

今次選擇參加東涌屋邨導賞團,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日子時間上容許參加,加上自己正正就是在逸東邨長大,所以我亦很好奇,一條自己會將很多物事的存在視之為理所當然的屋邨,到底在街坊導賞底下,會有着怎樣不一樣的角度。

是次由「街坊帶路」帶領的東涌屋邨導賞團,主要是介紹及遊走東涌兩條較為早期落成入伙的屋邨,分別為富東邨和逸東邨。

在導賞開始前,大家在東涌港鐵站集合,導賞員會派發無綫耳機給大家,方便聆聽導賞。

個人觀察發現,參加屋邨導賞團約十數人,比預期中多人熱鬧呢,而且男女老中青都有,團友亦相當多元化。

第一站:參觀富東邨

第一站我們首先參觀富東邨。我對富東邨有着「這麼近又那麼遠」的感情,成長部分總不能缺少它的存在,但我記憶中的富東邨,跟今日的富東邨,已經是面貌完全不一樣。

今次參觀的富東邨,如果不是導賞員Jason帶領,我也沒有為意原來從東薈城是可以觀賞到富東邨的全貌,而仔細端詳富東邨,才發現它的數棟大廈層數是不一樣,形成外觀上高低有致的感覺,這亦是建築師在設計富東邨時的一個小彩蛋,讓大廈與附近高山形成和諧的視覺效果。

然後參觀的富東邨,我也有種五味雜陳的感覺——從前中學時期常常經過的地方,今日已變成遊客處處,盡是連鎖店的地方,幸好商場最大特色:中央半圓拱形廣場則沒有改變。

參觀完商場,再遊走富東邨一帶的建築設施,只可說富東邨跟裕東苑有着唇齒相依的存在,富東邨地方雖然不大,但基本設施,如商場、學校、診所、街市等等都相當齊全,而且它位於東涌港鐵站隔壁,而且多機場巴士會經過富東邨,故此富東邨亦相當方便,在東涌來說是相當方便好住的屋邨。

第二站:參觀逸東邨

參觀完富東邨後,就來到我成長多年的主場——東涌逸東邨!

起初參觀逸東邨的時候,還心想會不會導賞員介紹的東西我都已經知道,或多或少會覺得沉悶,但個人頗為欣賞住在逸東邨多年的導賞員Pepper的用心介紹,除了基本逸東邨的資料有介紹外,他還提及了許多個人成長回憶的部份,聽得特別有共鳴!好似以前屋邨的宵夜「走鬼檔」,還有曾設置在幼稚園樓下的賽馬會投注站等等等。


然後再參觀已翻新一段時間的逸東街市,Pepper亦有提及當中一些街市設計概念,那些亦是我不知道的部分,聽起來也覺得特別有新鮮感!

總括來說,參加屋邨導賞團最大的感受,莫過於會對自己曾經長大的社區有着不一樣的角度理解,若果之後可定期舉行更多類似活動,相信對區外人可以對社區有更深入了解之餘,同時亦可加多區內居民對自己所住地方的歸屬感。


我發現搞手「街坊帶路」其實亦相當有心,除了東涌屋邨導賞團,他們亦有不定期舉行其他地區屋邨的導賞,大家可到他們的網站或社區平台密切留意啊!

最後,個人當然希望日後可以有更多類似屋邨節的活動,好讓街坊能夠對自己所住的地方更了解和增強歸屬感。事實上,除了屋邨導賞,屋邨節同時亦有舉辦不同活動,例如幸福小站巡迴到不同屋邨,屋邨時裝秀等,如果日後可以繼續舉辦,相信亦能為街坊的日常屋邨生活平添多點趣味!

* 資料由房屋局及香港房屋委員會提供。

街坊帶路網站:https://kaifongtour.com/


延伸閱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橫頭磡邨

早前寫的屋邨都是新界區為主,所以今次一於寫寫同樣是久違的九龍區屋邨,而這次就選擇了到橫頭磡邨遊走。
橫頭磡邨風景。
說實的,橫頭磡邨我來過兩次拍照,兩次都是陷入差點迷路的地步。可能因為橫頭磡邨跟樂富邨相鄰,有時候我也搞不清楚自己走的是樂富邨,還是橫頭磡邨的範圍內。不過不要緊,最後總算在兩條屋邨都拍了...

對不起,此為付費訂閱會員限定文章。

立即成為付費訂閱會員或按會員登入,解鎖所有文章,遊走在香港屋邨的文字之間。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長亨邨入口。

在我的印象之中,青衣島的屋邨其實算不上多,由於童年回憶關係,印象最深刻的非長安及長發邨莫屬。至於位於青衣西面的長亨邨和長宏邨,我明明以前坐車經常經過,但不知怎的反倒遺忘了,而且在自己的記憶之中,的確沒有試過一次下車並走進屋邨,那倒不如趁最近想完成青衣島的屋邨,就一次過逛逛。
長亨邨環境。
先旨聲明,...

對不起,此為付費訂閱會員限定文章。

立即成為付費訂閱會員或按會員登入,解鎖所有文章,遊走在香港屋邨的文字之間。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洪福邨環境。

隨着遊走屋邨的數量越來越多,較為舊式的香港屋邨其實也遊走和寫得七七八八了。故此日後會將焦點放在近年落成的屋邨,給大家做作對照和參考。至於本篇遊走屋邨文章想分享的,正正就是位於洪水橋的洪福邨。
洪福邨頂部。
若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遊走洪福邨的體驗,我會說是盡見建築師心思而且驚喜處處的屋邨,故此我自己也逛得...

對不起,此為付費訂閱會員限定文章。

立即成為付費訂閱會員或按會員登入,解鎖所有文章,遊走在香港屋邨的文字之間。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