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來到走訪香港公共屋邨的第 7 篇,早前介紹了九龍區的順利邨,今次就決定回到新界區,再一次走訪沙田區,為的是介紹個人認為沙田區地理位置較為偏僻的公共屋邨:新田圍邨。
新田圍邨是繼瀝源邨、禾輋邨以及沙角邨後,第 4 個落成入伙的沙田新市鎮屋邨。新田圍邨早於 1981 年就入伙,共有 8 座樓宇,命名方面則以均以繁榮昌盛和快樂為意念,並配以「圍」字,當中包括豐圍樓、盛圍樓、富圍樓、榮圍樓、欣圍樓、裕圍樓、康圍樓及福圍樓等。新田圍邨同時是深水埗李鄭屋邨第一批重建樓宇的接收屋邨之一。
至於在樓宇類型方面,屋邨以 I 字型及舊長型樓宇為主,內部並沒有固定間格,部份「I」型大廈尾部單位則預設窗戶供住戶間房;另外本邨採舊十字型(公屋設計)設計的裕圍樓,是全港唯一沒有轉作居屋發售及唯一採用單幢式設計的同款樓宇。
根據維基百科,屋邨設兩個籃球場、兩個羽毛球場、3 個兒童遊樂場、滾軸溜冰場和健體區。商場平台設新田圍社區會堂。而地面設多間長者之家和日間護理中心。
雖然新田圍邨勝在居住環境清幽舒適,但與此同時區內居民亦面對交通相當不便的問題。
新田圍邨是沙田區內公共屋邨:
新田圍邨雖然附近地理位置上相當接近獅子山隧道公路,並有大量巴士路線途經獅隧公路,獅隧公路旁亦設有巴士分站,但途經獅隧公路的巴士路線,絕大多數一是經紅梅谷路上落而不經此邨,一是經沙田路上落,經此邨但過站不停,結果只有6條全日巴士路線會服務此邨。該巴士分站提供來往九龍、沙田其他區域和大埔的路線,可見區內居民的交通可謂相當不便。
至於屋邨商場方面,相信是近年頗受街坊爭議的地方。
屋邨商場的功能,理應是為街坊提供購買日常用品的地方,故此一般屋邨商場總少不了超市、便利店、銀行、藥房、街市及其他售賣民生用品的店舖。
新田圍邨本身地理位置不算相當就腳方便,邨民若果想在邨外其他地方購物,就必須走斜路到下方的秦石邨,或是乘坐巴士到市中心,故此理應在區內開店做生意,可說是近乎獨市,應該生意不會太差才是。
但港女我當日走訪新田圍邨,才發現現實並非如此。
新田圍商場先後分別經歷過房署、領展及現時的佛山順聯集團管理。無獨有偶的是,三者接手後,商場的出租率及人流均沒有得到相應的改善,走訪過新田圍商場的話就會感受到當中是有多冷清,只有三兩個街坊會到區內唯一的超市及便利店購物。
根據網上的資料及不同媒體的新聞報導,自領展於 2017 年將商場出售予佛山順聯集團後,場內僅有的民生商戶被逼結業,主要道路和升降機被封,洗手間恆常關閉,休憩空間寧願丟空都不讓街坊使用,不單對街坊購買及平時走路帶來相當不便,更讓街坊缺少了一個公共空間作休憩用途。
港女我當日走訪沙田新田圍邨,不難發現屋邨商場的凋零情況。而且更有趣的是,從屋邨老舊一面到屋邨商場色彩繽紛,設計顯得年輕有活力的風格的反差,但同時感受到屋邨的冷清,而且公用空間仍不設對外開放,更讓我不禁反思:究竟何謂活化?活化的實際意義是甚麼?若果我是街坊,看見此情此景的話,到底會有怎樣的感受?
【info】
地點:大圍沙田頭沙田頭路 29 號
交通:巴士 89號、281 、282、47x、81K 皆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