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業邨早於 1981 年落成,有逾 40 年歷史,不過跟其他公屋相比,它的樓齡已經不算是特別高了。
至於啟業邨以及毗連的啟泰苑的前身,原來是前英國皇家空軍基地,至於地段則是從九龍灣填海得來。英國皇家空軍基地早於 1927 年落成及正式啟用,直至 1978 年遷往石崗機場為止。後來該地重建,就成為了今日的啟業邨。
此外,原來啟業邨在開始時並不是稱為啟業邨。根據 1979 年香港《工商晚報》報導,未動工的啟業邨當時被稱呼為「啟德邨」。至於啟業邨名稱之意,據稱是「啓」有啟德之意思,「業」字因為屋邨本身地理位置於偉業街及九龍灣工業區末端,同時具有作業之意思,意謂「作出新展望」,但孰真孰假則無從考究。
至於近年啟業邨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它後來經過翻新活化的極 instagrammable 的戶外運動場,當中包括特色街頭籃球場、自由投籃區、多用途球場、兒童空間及緩跑徑等。
根據「民坊」官方網站的資料,運動場於 2019 年完成翻新,當時更聘用推廣本地籃球文化的組織 SLAB 及社區空間設計工作室的 One Bite Social 合作翻新,將不少本土元素加入至運動場內,例如「香港」、「主場」等字眼。
當中的精心及極具美感的設計,吸引了不少人朝聖打卡,相信只要在 instagram 打「啟業邨」,就會找到許多人的美美打卡照。但我拍攝當日為周日,現實中的運動場人流極多。為安全計,若果真的想拍攝極少人甚至沒有人的運動場,建議最好在平日上班日子的早上或中午前來較佳呢。
但啟業邨在運動場以外,其實亦有不少相當值得拍下的打卡點。例如個人認為啟業邨相對其他屋邨而言,它的屋邨設計及結構已經是比賽容易在拍攝上處理,單是在停車場天台及地下位置拍攝屋邨內的舊長形及 I 字型公屋,已經是比較容易拍攝出整齊工整的效果。(至於色彩想看起來飽滿繽紛豐富點嘛,你懂的。)
言歸正傳,繼續介紹啟業邨。
啟業邨共有 6 棟樓宇,當中包括啟盛樓、啟裕樓、啟祥樓、啟寧樓、啟匱樓、啟樂樓等。當中最知名住客,莫過於人稱「長毛」的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正正就是住在啟業邨啟裕樓。
前文曾提及過,啟業邨有超過 40 年歷史,雖然相比起其他公屋,如西環邨等已經不算是很悠久,但走訪啟業邨時,亦不難發現屋邨內,除了運動場及兒童遊樂場,其他地方都是老人家居多,不得不承認啟業邨亦是今日香港典型的「老人邨」之一。
但至於究竟屋邨往後何去何從,會如何發展下去,則不得而知了。
【info】
地點:九龍灣啟業道 18 號
交通:港鐵九龍灣站 A2 出口步行約 20分鐘;巴士 15A、74A、24、28B、107、108 等皆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