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秀茂坪

終於遊走觀塘「四順」中的順天邨。

「四順」中最晚落成之公屋

相對順利邨,順天邨的歷史其實跟順利邨大同小異,充其量是它的落成年份較順利邨為晚;至於相對順安邨的標誌大十字型建築,順天邨則較為接近典型的1980年代公屋:有着井字型公屋、相連長型大廈以及坊間較為少見,僅於1980年代出現的I型大廈(天璣樓和天瑤樓就是其中例子)。

順天邨生活日常。
順天邨生活日常。

從巴士總站下樓梯直抵順天邨,較為深刻印象的有兩件事。

順天邨生活日常。
順天邨。

隱藏版美美的外牆雀鳥畫

第一就是仰望就可看到天榮樓的外牆畫。以米黃色的背景配上雀鳥飛翔的畫面,其實頗有詩意和意境。(只可惜想拍攝全棟大廈的外牆畫,需要跑至安泰邨一帶才可看到和拍攝到)

從山上方向觀看順天邨。
從山上方向觀看順天邨。

第二就是順天邨相對於順安邨的寧靜,不難感受到順天邨相對較有活力和生氣。例如數台下棋圍觀的伯伯(相信他們並非聚賭吧,笑);在公園玩耍嬉鬧,大喊朋友名字的小朋友,還有剛剛購物,手執一二袋膠袋準備回家並路過的街坊,看到的是典型公屋常見的生活百態。

順天邨生活日常,感覺充滿生氣但不會太炒鬧。
順天邨生活日常,感覺充滿生氣但不會太炒鬧。
看起來歷史很久的文具店。
看起來歷史很久的文具店。

典型舒適80年代公屋格局設計

順天邨的屋邨設計,其實可說是1980年代典型的公屋,而在順天邨內則儼如在八十年代定格,但同時隱隱感受到時代的變遷:如屋邨內本來設有八十年代公屋常見的水池,但大抵因管理及安全關係,早已抽掉水變成乾塘狀態;還有屋邨特設順天廣場等公共空間,相對較為闊落,不如在千禧年代興建的公屋般插針式興建用盡地,遊走起來感覺較為愜意得多。

已乾塘的順天邨水池。
已乾塘的順天邨水池。
順天廣場。
順天廣場。
俱往矣的互助委員會。
俱往矣的互助委員會。

另外順天邨的酒樓招牌,以及仍然運作的冬菇亭,除了為居民解決飲食,相信同時是屋邨內的一大標誌吧。

德馨苑海鮮酒家可說是順天邨的地標。
德馨苑海鮮酒家可說是順天邨的地標。
還有冬菇亭。
還有冬菇亭。

總括而言,很享受在順天邨玩鞦韆,同時觀察日常居民生活的時間,可能由於邨內較有生氣關係,連帶個人心情也變得輕鬆起來呢。

順天邨公園。
順天邨公園。
順天邨公園。
順天邨公園。

最後送上意外發現,順天邨內亦有的黃葉景色給大家。

順天邨內亦有的黃葉景色
順天邨內亦有的黃葉景色

題外話:相對順利邨而言,順天邨的歷史資料在網上不算多,想問有街坊可以分享更多嗎?謝謝呢。

順天邨風景。
順天邨風景。

屋邨資料——順天邨(Shun Tin Estate)

地點:茶寮坳順安道9號
入伙年份:1981年
樓宇數目:11
樓宇類型:雙「I」型、相連長型第一款、舊長型、雙塔型
樓宇名稱:天池樓、天暉樓、天榮樓、天衡樓、天璣樓、天樂樓、天琴樓、天權樓、天柱樓、天韻樓、天瑤樓

資料來源:房委會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順安邨

我對於「四順」中的順安邨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它是繼屯門大興邨後,另一罕有採用大十字型大廈建築,即建築物上窄下闊設計的屋邨,更是九龍唯一採用以上設計的屋邨。由於之前工作關係,我走訪大興邨不下三次,故此當我遊走順安邨時,也不自覺的與大興邨比較起來。

順安邨的招牌大十字型大廈。
順安邨的招牌大十字型大廈。
看起來很強勢的大十字型。
看起來很強勢的大十字型。

相對寧靜的小社區

跟大興邨相比,不知怎的覺得順安邨相對之下寂靜得多。可能是由於一來順安邨的規模跟大興邨相比小得多(全邨只有3棟住宅大廈),二來順安邨的居住配套跟隔壁的順利和順天邨相比,實在相差太多,充其量只有面積很小,而且不多店舖營業的順安商場,故此遊走順安邨全邨,就是絲毫感受不到熱鬧的氣氛,連平日在屋邨常見的聚賭/下棋等情景也看不到,充其量只聽到有一個坐在公園休憩的伯伯,透過收音機播放《月亮代表我的心》。以上情景,你可說是冷清,但亦同時因為如此,反而為街坊帶來難得一見的平靜。

另一較為深刻的印象,就是遊走順安邨當日,全邨大半的公共空間都被街坊用作晾曬衣物之用。晾棉被、晾衣服、晾內衣褲、晾毛巾,說得出的都有,由公園到籃球場至樓梯位盡是晾曬衣物的空間,甚至誇張得是擋住了部分地方的去路,這樣大規模的晾曬衣物,印象中倒是頭一遭遇見。不過現場眼見都是內衣褲關係,拍攝上感覺較為不雅,故此避開了拍攝有關相片了。

順安邨
順安邨
順安邨

外牆變成彩虹色成新打卡點

當然,順安邨另一較為公眾印象深刻的,還是它大廈外牆彩虹般的色彩,實在色彩繽紛多彩。原來是在2021年底,房屋署為順安邨大廈及部分公共設施重髹色彩,更吸引了不少人到場打卡。

順安邨
遠景。

當然,寂靜也有寂靜的好,相信街坊們也很享受如此寧靜,沒有人任意打擾的居住環境吧。

順安邨
順安邨的學校。
順安邨
順安邨對出的公園也有很大片青草。
順安邨
共勉之。

屋邨資料——順安邨(Shun On Estate)

地點:茶寮坳利安道1號
入伙年份:1978年
樓宇數目:4(包括一座非住宅樓宇)
樓宇類型:十字型、舊長型
樓宇名稱:安頌樓、安群樓、安逸樓、安澤樓(非住宅樓宇)

資料來源:房委會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早前接受媒體訪問,記者曾問我一條相當有趣的問題——遊走多個屋邨後,有否試過遊走自己居住的地方?

當時我的答案是沒有的。

但想着想着,目前遊走了全港74個屋邨,明明自己住的就是公屋,附近亦有許多的屋邨,但之前的確就是沒有很大的意欲,遊走自己的居住地域。

那就不如試試遊走一趟吧,說不定會有不一定的體會呢。

故此今次就選擇了寶達邨,心想盡佔主場之利。

結果遊走後才發現,其實我不如自己預料的,那麼熟悉居住的地方。

寶達邨景色。
寶達邨景色。


一直了解的寶達邨,可說是沒有個性的屋邨:和諧式大廈設計,沒有甚麼特色主題設計,樓宇起得密密麻麻的;屋邨於2001年及2003年落成,位處山上,不過幸好交通也尚算便利,而且寶達自己有商場和街市,街市的宵夜有些味道還不錯,總算解決到街坊日常所需。

寶達邨商場對出天橋接駁至其他住宅大廈。
寶達邨商場對出天橋接駁至其他住宅大廈。


但遊走後才發現,原來現時寶達邨的達康樓地下,是有24小時健身室的——那真是開心大發現,很適合需要減肥的我使用呢。(笑)而且沒想到寶達邨屋邨商場以外,原來是有地舖的。

開心大發現,寶達邨內的24小時健身中心。
開心大發現,寶達邨內的24小時健身中心。


另外實際遊走寶達邨,才發現寶達邨實際面積比想像中大得多:多達13座的大廈,從地面遙望,感覺是看不見盡頭的,那感覺居然有點詭異和不真實。由最外面的達祥樓,走至全邨最入的達怡樓,原來也要5至7分鐘步程,對我而言可說是相當遙遠;部分大廈就以高空平台連繫着,即使下雨天也不怕淋雨。

寶達邨平台的公園。
寶達邨平台的公園。


另外對寶達邨極深的遊走印象,就是它位於山上,故此溫度較其他地區低也是平常事;但沒想到實際遊走時,從並排的樓宇間的中央通道慢慢的走,居然會是大風得極為誇張,大風吹得耳朵有點刺痛外,更強風得感受到何謂舉步維艱。無誇張,我真的有點站不穩,好恐怖。

不是誇張,沒想到從中央通道遊走寶達邨,竟大風得人也差點站不穩。


寶達邨巴士總站。
寶達邨巴士總站。


遊走自己住的地方原來都可以有開心大發現,教我亦有更大的意欲,日後遊走附近的屋邨,例如秀茂坪邨、安達和安泰邨。

小小彩蛋:達祥樓有個平台花園,人不多,環境乾淨得多而且可遙望秀茂坪一帶風景,其實也相當舒服的,可說是街坊限定的秘密花園呢。

寶達邨公園內亦有氹氹轉可以玩。

屋邨資料

地點:九龍秀茂坪寶琳路2號
入伙年份:2001年及2003年
樓宇數目:13
單位數目:7,400(截至2022年9月30日)
樓宇類型:和諧一型、小單位大廈、新十字型

資料來源:房屋署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