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荔景

有關個人對荔景邨的印象,大致上是以下數點:

1.當年考歷史科就是在荔景邨隔壁的學校應考;

2.荔景邨的部分大廈牆身繪畫了太陽等圖案,好有特色;

3.有朋友曾住在荔景邨,記得第一次上她家食飯時走到走廊,那條走廊長得看似無盡的,差點迷路。

荔景邨。
荔景邨。
荔景邨。
荔景邨。

中學時只要乘地鐵外出,基本上都會經過勤景站轉車至荃灣葵芳或九龍一帶,故此當時心裡暗暗認定住在荔景真方便啊。但方便還方便,好不好住就不得而知了。

荔景邨。

荔景邨獨一無二的「邨中廈」

事隔多年後,還是第一次真正遊走荔景邨。今次遊走我才發現,原來荔景邨內是有一座2層樓高的工廠大廈,名字也很簡單,就是「工場大廈」。這種在屋邨內設置工廠大廈的設計可說是獨一無二,相信是為了讓街坊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吧。遊走當日,工廠大廈內大部分單位都沒有營業,相信是因為走訪當日是年初三,工場也正在放假呢。但這亦讓我好奇,究竟工廠大廈有否對外招租和月租是多少?

荔景邨內獨一無二的邨中廈。
荔景邨內獨一無二的邨中廈。

另一個人認為較為有趣的地方,在於以前我一直以為荔景邨只有7座大廈,而那些大廈都是舊長型大廈,已有超過45年的歷史。但原來工廠大廈的附近,是有去年才落成的恒景樓,走訪當日,恒景樓升降機內的木板更是未完全拆掉,可見現時仍為入伙期。單是走訪恒景樓,印象較深刻的是它的遊樂場看起來頗美的,然後就是恒景樓的高與新淨,跟荔景邨內其他大廈形成強烈的對比,感覺也頗有趣的。

去年才入伙的荔景邨恒景樓。
去年才入伙的荔景邨恒景樓。

不設獨立商場 只有平台商店的荔景邨

另外,以前我一直以為荔景邨有獨立商場,而我覺得深紅外牆的商場設計其實也很有特色。但原來嚴格而言,商場是屬於隔壁的悅麗苑,至於荔景邨自己則沒有商場,取而代之的是集中於日景樓和明景樓的平台商店,是很難得的小店的氣息啊。

是個人認為頗漂亮的荔景邨恒景樓內的遊樂場。
是個人認為頗漂亮的荔景邨恒景樓內的遊樂場。
恒景樓內的藍球場也很美。
恒景樓內的藍球場也很美。
從荔景邨看出去的葵涌貨櫃碼頭。
從荔景邨看出去的葵涌貨櫃碼頭景緻。

最後,翻查資料才發現,原來荔景邨樂景樓於80年代發生過情殺案,更導致兩死一重傷,案發單位附近更經常付出鬧鬼。本身是奇案迷的我看完新聞後,終於有點印象,幸好走訪當時沒有記得這宗凶案,否則我應該會有點膽小吧。(誤)

荔景邨內的平台商店及街市。
荔景邨內的平台商店及街市。

【info】
入伙年份:1975、2022(恒景樓)
大廈數目:8
單位數目:4800(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大廈類型:舊長型、非標澤大廈

資料來源:香港房屋署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堪稱是「全港最美公屋」的祖堯邨聞名已久,說實的我也對遊走祖堯邨有一定的期待,最終亦決定趁初三赤口,不如跟朋友連同麗瑤邨和荔景邨一次過遊走。

結果亂打亂撞下,祖堯邨成為了第一站。

遊走祖堯邨後的印象,就是它果然是全港最美公屋,無改錯名!
遊走祖堯邨後的印象,就是它果然是全港最美公屋,無改錯名!

初到祖堯邨的第一印象就是:好靚啊,真係好靚啊!沒想到新春行大運連同收爐短短數天,已有2個屋邨成為個人至愛的屋邨top5了(另一個就是興華二邨)。

祖堯邨景色。
祖堯邨景色。

言歸正傳,其實我跟祖堯邨亦有點淵源。事關我會考及高考中文科口試,就是在祖堯邨內的中學應考的。而且當時很幸運,兩次都成功奪A,故此心目中早已默默認定祖堯邨可能旺我(笑)。

祖堯邨其中一大賣點,就是它是全港首個設有泳池的屋邨,加上有背後葵涌貨櫃碼頭美景加持,實在無得輸。
祖堯邨其中一大賣點,就是它是全港首個設有泳池的屋邨,加上有背後葵涌貨櫃碼頭美景加持,實在無得輸。

說回遊走祖堯邨的經驗。不少人早已到祖堯邨拍攝美美的相片,珠玉在前,不贅;事實上祖堯邨的設計除了很美麗,例如樓宇的橙黃白色顯得舒服又和諧,整齊的線條以至對稱結構也讓人印象深刻;還有樓宇依山而建,整體屋邨都設計得極富心思,相信居住在祖堯邨的街坊,從家中遠望荔景以至葵涌貨櫃碼頭的醉人風景,尤其在黃昏時間,也會相當享受吧。

祖堯邨商場對出的公共空間。
祖堯邨商場對出的公共空間。
時值農曆新年,祖堯邨屋邨商場亦有新春佈置。

祖堯邨的屋邨命名是紀念房協始創委員關祖堯爵士,它早在1976至1981年間落成,但單從它的建築設計,卻不會有過時的感覺。當年祖堯邨落成時,有很多威水史的,例如祖堯邨就是全港首個設有泳池的公共屋邨,不是開玩笑,屋邨面向葵涌貨櫃碼頭景緻,可跟現時極為instagrammable的infinity pool有得揮,個人認為;另外樓高38層的啟敬樓,是當年全球最高之公共屋邨建築物,祖堯邨更憑著優美的環境設計,完善的屋邨社區規劃奪得建築設計獎項,可見即使在當時,祖堯邨的設計是獲得業界肯定的。

祖堯邨依山而建,故此屋邨內有不少行人天橋方便居民上落出入。
祖堯邨依山而建,故此屋邨內有不少行人天橋方便居民上落出入。

遊走祖堯邨的最大感受,莫過於屋邨的公共空間設計可說是相當有心思。跟近年落成的屋邨不相同,祖堯邨的公共空間明顯是充足和闊落得多。上文講述過,祖堯邨位於山上,全邨8座樓宇均散布於不同高度的平台之上,形成高低錯落有致的獨特視覺效果,並與毗鄰的荔景山互相呼應。

曾經是是當年全球最高之公共屋邨建築物:祖堯邨啟敬樓。
曾經是是當年全球最高之公共屋邨建築物:祖堯邨啟敬樓。

其中祖堯邨最具特色的樓宇設計,莫過於是部分樓宇,例如啟敬樓、啟恆樓、啟勉樓及啟謙樓的錯層式設計,即是一梯兩伙為一個單元,樓宇均由多翼大樓組成,並於每3層設置的空廊或天橋連貫,而每一翼樓宇則由多個單元結合而成。

祖堯邨的升降機大堂。
祖堯邨的升降機大堂。

有關設計目的,是為了加強鄰里守望相助的精神以減低罪案的發生,而開放式大堂也加強了自然通風和採光,各座各翼不同高度令立面更具特色,有助減省大廈建築成本及日後大廈設施運作成本,大廈從外面觀賞,也呈現獨特的美態。

遠眺祖堯邨景緻。
遠眺祖堯邨景緻。

屋邨對於公共空間的如此強調,相信是一來當時對私隱和保安意識沒有這麼強烈,二來是當時屋邨單位設計不算大,但每戶居住人數多,設計師也預計到街坊對於使用屋外的公共空間的需求較大,三來設計師的本意也希望增強街坊對鄰里以至居住地方的歸屬感,所以才在公共空間方面花了不少筆墨呢。例如多設立公園,球場,以及單位走廊特意設計得寬闊一點等等。

祖堯邨其中一個善用公共空間的一點,就是邨內設有多張乒乓球桌,更抵死的是部分桌子更配備球拍和乒乓球。
祖堯邨其中一個善用公共空間的一點,就是邨內設有多張乒乓球桌供人打球,更抵死的是部分桌子更配備球拍和乒乓球。


當然,祖堯邨雖美,屋邨規劃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但缺點不是沒有的。例如屋邨的交通不算特別方便,對老人家出入不算很便利(當然,跟往後介紹的麗瑤邨相比,已不算是差了);還有錯層式的樓宇設計,始終不是每層都有升降機,對於老人家和輪椅人士就很麻煩了,故此錯層式大廈設計亦在往後慢慢消失了。

但若果單從遊走屋邨的體驗而言,祖堯邨確實是不負盛名,全港最美屋邨果然是名不虛傳呢。

從升降機大堂俯視祖堯邨。
從升降機大堂俯視祖堯邨。


小小插曲:遊走祖堯邨時,走到專為長者而設的松齡舍,地方雖小,只有3層,但它不設門閘和保安,進內參觀的體驗也是滿有趣的。只是沒有想過,地方空間不算大的松齡舍,我跟朋友也走得差點迷路了……

祖堯邨屋邨指示牌
祖堯邨屋邨指示牌

【info】
地點:葵涌麗祖路1至5號 / 念祖街2及3號 / 榮祖街2至6號
入伙年份:1976/1978/1979/1981
樓宇數目:9
單位數目:2,546
樓宇類型:中央走廊式及露臺走廊式、中央走廊式、錯層式長型、錯層式井字型

延伸閱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荔景麗瑤邨_香港公共屋邨

上文談及到年初三先遊走祖堯邨,然後下一站就是我個人認為甚為隔涉,位於同區的麗瑤邨。

由於麗瑤邨位於地勢甚高的山上,其實從祖堯邨,甚至荔景邨過麗瑤邨,乘搭巴士或小巴可說是較佳的選擇。但當時看看巴士候車時間,動輒就是二十分鐘或以上,而且不知道等候小巴的時間究竟多久,於是跟同行的朋友一起行走到麗瑤邨。

 

麗瑤邨平台風景。
麗瑤邨平台風景。


沒有想過從山上走落山下,再走至山上的路程,雖然根據Google Map顯示,只有短短800米,但艱辛和隔涉程度,實在超乎想像,有一刻真的以為自己在行山。

單是這個體驗,敢說麗瑤邨話雖尚算在市區範圍,但它是我目前遊走過的屋邨中,最unreachable的一個。

麗瑤邨部分大廈為雙塔形,即是大家熟知的井字型公屋。
麗瑤邨部分大廈為雙塔形,即是大家熟知的井字型公屋。


千辛萬苦下,終於到麗瑤邨了。

首先映在我眼前的,反而是外觀較新的榮瑤樓。跟麗瑤邨大部分的井字型及舊長型大廈不相同,榮瑤樓於1999年落成,是和諧式大廈單位設計的小型單位大廈,看起來跟其他麗瑤邨的大廈相當割裂。

麗瑤邨榮瑤樓。
麗瑤邨榮瑤樓。


說回麗瑤邨的歷史。麗瑤邨的命名,是源自附近的地名荔枝嶺和灰窰角,而且麗瑤邨是按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的規格與標準興建,是首個獲得煤氣供應的公共屋邨。

遊走麗瑤邨前,得悉榮瑤樓旁邊設有燒烤場,只供本邨居民租用,屬於全港唯一一個設有燒烤場的公共屋邨。但遊走當日只見中葵涌公園入口有個燒烤場,當時亦有人不亦樂乎地燒烤,傳出陣陣食物及炭香,未知有關燒烤場,是否就是網上所指的邨民限定燒烤場?

遠眺麗瑤邨的風景。
遠眺麗瑤邨的風景。


正式走進麗瑤邨一帶,最深的印象,莫過於它的荒蕪,荒蕪得很寧靜。

話雖年初三,偶然也遇見有人前來麗瑤邨拜年,但總體而言,邨內可說是人煙稀少,連屋邨內營業的店舖,也是五隻手指就可數完,連超級市場也幾乎不見街坊,氣氛相當冷清。唯一較深印象的,就是辦館內有2隻相當可愛的貓咪。

麗瑤邨邨內的士多貓,秘密流量密碼。
麗瑤邨邨內的士多貓,秘密流量密碼。
麗瑤邨街市背後的旋轉樓梯,極富線條美。
麗瑤邨街市背後的旋轉樓梯,極富線條美。
極為冷清的麗瑤邨街市。
極為冷清的麗瑤邨街市。

不過氣氛冷清是一回事,交通不便和邨內日常生活配套亦是事實,不過若果能因此而換上優美和寧靜的居住環境,加上公屋租金便宜,相信不少人也願意搬來居住吧。

【info】
地點:下葵涌
入伙年份:1976年
樓宇數目:5
單位數目:2,800(截至2022年9月30日)
樓宇類型:舊長型、小單位大廈、雙塔式

資料來源:房屋署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