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藍田

對於德田邨最深刻的印象,相信是它的新長型大廈吧。曾經有段時間乘坐巴士,經常都會沿着碧雲道斜路經過德田邨。每當看到德敬樓和德禮樓時,就會覺得它的長型大廈設計相當有氣勢,而且大廈為連接碧雲道出口,設有兩個小小的行人橋接駁,感覺頗有特色的。

藍田德田邨

與藍田歷史有關的樓梯與壁畫?

實不相暪,雖然我經常路過藍田,但對於藍田的公屋,我可說是幾乎一無所知。充其量只略有聽聞舊藍田邨的歷史,that’s all。故此首次遊走藍田一帶的公屋,感覺頗為新奇的。

藍田德田邨

從德田商場旁的樓梯為起點,不難發現樓梯旁有一幅長長的壁畫,至於繪畫的內容並沒有細看,但估計是有關藍田區及舊藍田邨的歷史吧。

藍田德田邨

德田邨前身是甚麼?

查看資料,據知德田邨的前身其實是藍田邨後方山坡的寮屋區。於1981年11月21日晚上,木屋區發生大火,當局列為五級火警處理,整個寮屋區毀於一旦,半年後更發生嚴重山泥傾瀉,政府亦因此決定將該地決定重新發展,將之發展為純住宅區,隨後進行爆破工程,並平整土地以興建新式公屋大廈,並代為興建藍田公園。

藍田德田邨

言歸正傳,沿着樓梯拾級而上,到前往多層停車場的平台一帶,原來不經不覺當時快到農曆新年,屋邨內亦難得地掛起新春相關的裝飾了,洋溢喜慶的氣氛。

藍田德田邨

再走前一點,就是德田廣場連接德敬樓和德禮樓的空間,可能平時都是晚上經過,覺得沒有甚麼特別,日間經過還是頭一次,才發現原來中央空間的設計雖簡約但同時頗有線條美,大家可看看相片。

藍田德田邨

意想不到美麗的公園

然後德田邨亦有一個寬闊的中央園景,如果身在園景,可能會覺得普通,但若果身在停車場天台俯瞰,才發現園景的設計是很有心思,同時很美的。

藍田德田邨

全港最後一座新長型大廈

至於到了對我而言,最壓軸的德敬樓和德禮樓,不論近觀還是從碧雲路或德田停車場天台遠眺,它的美態和氣勢都相當不一樣。事後上網搜尋資料,才知道德敬樓和德禮樓屬於全港最後一座興建的新長型大廈。

藍田德田邨

反倒之前沒有特別留意,原來兩座大廈二樓(還是一樓/三樓?街坊請指正)集中不少的西醫及牙醫診所,相信除了方便德田邨民,還方便附近的興田邨民前來看病吧。

藍田德田邨

由於德田邨的大廈較為分散,而且屋邨範圍偏向長身,故此我並沒有特別仔細遊走屋邨的其他位置,只見德田邨除了擁有較為舊款的Y3及Y4型大廈,還有前文提及過的新長型大廈,還有較為新式的小型單位大廈及長者住屋大廈,其他的都沒甚麼特別了。

藍田德田邨
藍田德田邨

忽略了和諧式大廈以外的老舊藍田

遊走德田邨最大的感受,相信是它打破了我舊有對藍田屋邨的概念。以往我經常認為藍田只有啟田、平田、安田等的和諧式大廈建築,忽略了區內其他樓宇歷史較為老舊的屋邨。而且雖然德田看似跟一般公屋無異,但畢竟它是屬於1990年初就落成的屋邨,故此公共空間亦較為廣闊,不會有插針式的樓宇,而且屋邨設計亦較為講求富線條美及有設計感,起碼看來不會有突兀的感覺,相對會較為和諧舒適吧。

藍田德田邨

屋邨資料——德田邨(Tak Tin Estate)

屋邨類別:租者置其屋計劃
地點:藍田碧雲道223號
入伙年份:1991年、1992年、2001年
樓宇數目:9
樓宇類型:新長型、非標準型、小型家庭大廈、Y3型、Y4型
樓宇名稱:德盛樓、德敬樓、德禮樓、德樂樓、德瑞樓、德隆樓、德義樓、德康樓、德欣樓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房屋署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本來我對廣田邨的印象是比較模糊,充其量就是以前曾經到邨內的體育館健身。相比起同樣位於藍田的德田邨和興田邨,雖然廣田邨於1992年入伙,跟前兩者的入伙時間很相近,但不知怎的,就是覺得廣田邨並沒有一些很突出的特點教人記住。

已結業的老舊鞋店。
已結業的老舊鞋店。

直至我遊走過廣田邨,才發現它那帶點90年代老舊情懷和格調的屋邨商場,反而成為了它今日的一大賣點。

藍田廣田邨的商場。
藍田廣田邨的商場。

前稱藍田南邨 全港首座竣工和諧式大廈

關於廣田邨的背景和歷史,本來不算太多東西可以說的。根據《華僑日報》於1990年的報導,尚未建成的廣田邨,當時被稱為「藍田南邨」。另外,廣田邨全邨有4座大廈,分別為廣靖樓、廣雅樓、廣逸樓和廣軒樓,當中廣靖樓更是全港首座和諧三型大廈,亦為全港首座竣工的和諧式大廈。

藍田廣田邨的商場。
藍田廣田邨的商場。

說回遊走藍田廣田邨的體驗。大廈座數不多的廣田邨地下面積當然不算大,只是不知怎的,遊走短短半小時內已看見三名叔叔伯伯吐痰(掩面)。

藍田廣田邨的商場。
藍田廣田邨的商場。
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hb2 preset
藍田廣田邨的商場。
藍田廣田邨的商場。

廣田商場印象深刻 保留90年代老舊風格

至於廣田商場,難得地商場不論是裝潢格局,還是商店,都保留到90年代的老舊風格,即使是地板,亦保留淺啡方格地磚款式,其實有點點舊式麥當勞般的感覺(笑)。

藍田廣田邨的商場。
藍田廣田邨的商場。

屋邨商場樓高3層,採用半露天設計,地下主要是超級市場、麵包店、酒樓等,至於1樓及2樓則是不同的小店,不少都看出已扎根在社區好一段時間,例如髮型屋、私家診所、補習社、舊式鞋店等。坦白說,商場除了地下,人流確實不多,不過畢竟服務對象正是街坊,還想要求甚麼呢?

藍田廣田邨巴士站。
藍田廣田邨巴士站。

遊走當日,正值平日下午,屋邨人流不多,最多人的位置已經是商場2樓對出的平台,不少老人家在此做運動,亦有小朋友打羽毛球,好不熱鬧。但屋邨的其他地方,就顯得寧靜得多,相當愜意。

聽說本來是水池的花糟

最後,聽說廣田邨商場地下對出本來有個水池,但最後都被改建為花糟,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屋邨資料——廣田邨(Kwong Tin Estate)

地點:藍田碧雲道160-172號
入伙年份:1992年
樓宇數目:4
樓宇類型:和諧一型、和諧三型
樓宇名稱:廣靖樓、廣軒樓、廣雅樓、廣逸樓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房屋署


延伸閱讀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要我形容對興田邨的印象,相信就是「蘇州過後無艇搭」。

不過解釋何謂「蘇州過後無艇搭」前,容許我談談對興田邨的其他印象和遊走感受。

藍田興田邨。
藍田興田邨。

嚴格而言,我家距離興田邨不算太遠,步行約20分鐘就可抵達。從前因上班關係,需要搭乘巴士過海,興田邨就是其中一個會經過的車站。最記得每逢大時大節,例如聖誕節和農曆新年,就會看到面積不算大的興田邨佈置起節日裝飾,晚上時就會亮起燈飾,雖然稱不上漂亮,而且佈置設計簡單,但確實頗有節日氣氛和富心思的。

配備節日裝飾的藍田興田邨。
配備節日裝飾的藍田興田邨。
懸掛起新春裝飾的藍田興田邨。
懸掛起新春裝飾的藍田興田邨。

言歸正傳,興田邨於1987年入伙,比隔壁的德田邨還要早入伙,亦是市區第一批採用Y3型設計大廈的公屋之一。

藍田興田邨
藍田興田邨的地舖。
藍田興田邨的地舖。

興田邨雖然只有3棟大廈,分別為恩田樓、美田樓和彩田樓,但畢竟屋邨位於山上,跟藍田港鐵站亦有一定距離,故此屋邨內亦設有熟食中心、商場以及大廈地面商店等,以解決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已關門大吉的冬菇亭。
已關門大吉的冬菇亭。

至於上文提及的「蘇州過後無艇搭」,指的其實是遊走當日,屋邨商場和冬菇亭都已關門大吉裝修中,故此無緣目睹仍保留80年代屋邨風貌設計的商場,遇到的只是沙塵滾滾,已蓋上黑布的商場外圍,嗚。

藍田興田邨的指示牌。

不過,這並非代表遊走興田邨是白行一趟的,還是有些比較有趣的小小發現。

那些發現就是在停車場「藍天新城」的天台。本來以為屋邨停車場平平無奇,充其量是可看到遼闊的秀茂坪屋邨景色。但沒想到停車場天台除了有極多的雀鳥,很多的伯伯叔叔聚賭,還有一個儼如小型寺廟的拜神供奉位,旁邊還有一些盆栽點綴,充滿綠化氣息。

當然,它的規模未至於如從前介紹過的將軍澳景林邨般這麼建成一座完整的觀音廟誇張,但這個發現也算是個小小的驚喜吧。


【info】
地點:藍田連德道8號
入伙年份:1987
樓宇數目:3
單位數目:200
樓宇類型:Y3型

資料來源:房屋署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1)遊走將軍澳景林邨文章傳送門——https://cutt.ly/I2KlB7G

2)遊走藍田德田邨文章傳送門——https://cutt.ly/p2KlW8s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