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蝴蝶邨,個人對蝴蝶邨可說是相當有感情。只因我的小學時期正正就是在蝴蝶邨度過。對於蝴蝶邨的印象實在太多太多,雖然不能全部記住,但不少畫面早已烙在腦海中。

罕有屋邨名字採用意譯 全港獨一無二梯級型建築設計
蝴蝶邨位於屯門南邊,是屯門新市鎮發展下的產物之一,正正興建在填海工程所得出的土地之上。全邨共有6座樓宇,分別為蝶舞樓、蝶影樓、蝶翎樓、蝶心樓、蝶聚樓、蝶意樓。蝴蝶邨的英文命名有別於平時的音譯法,反而是採用罕見的意譯法,故此名為Bufferfly Estate,饒富詩意。
對蝴蝶邨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它的梯級型大廈設計,離遠看就像正在展翅飛翔的蝴蝶般。小時候以為這種設計俯拾皆是,直到長大後才知道有關設計全港獨一無二,全邨共六座大廈均採用梯級形設計,連身邊有屋邨瑰寶也不知道,也可見當時政府在規劃蝴蝶邨時,相信花了不少心思以配合主題,形成高低錯落有致的視覺效果,從高空俯瞰則更像是展翅的蝴蝶。


我的童年回憶——對屋邨印象不算美好
今日舊地重遊,重返蝴蝶邨遊走,一方面嘗試尋回小時候的記憶畫面,同時看看蝴蝶邨在這些年來有甚麼變化。
說實的,小時候對蝴蝶邨印象不算特別好,覺得屋邨又髒又亂,偶然還會聞到些難聞的氣味。今日的蝴蝶邨已變得乾淨企理得多,小時候最怕路過的街市經歷過大翻新,今日已搖身一變成蝴蝶街市。街市再也沒有地方賣蔗,沒有散落四周的蔗皮蔗竹,環境變得乾淨和寬敞富空間感得多,連帶燈光也變得光猛得多,沒有小時候那忽明忽暗的印象。
無獨有偶,屋邨商場同樣也一別往日的老舊,取而代之的是領展式的光猛通明,當然小時候在商場內逛的店舖也不復見了。




那些年我與屋邨麥當勞的日子
但對於蝴蝶邨另一很深印象的,就是屋邨麥當勞。無他,當年小學大部分日子,除了會到附近社區中心下棋和玩桌上遊戲,很多時間就是在麥當勞度過。只是當年麥當勞外的小公園已不存在,啡色地磚已不存在,麥當勞叔叔當然也不存在了。



蝴蝶邨也有以往不曾踏足的地方
沒有想到遊走蝴蝶邨,竟會有開心大發現。只因小學時期出沒蝴蝶邨的地方,不外乎是小學、街市、商場、圖書館等,但完全不知道屋邨內原來是有小小中式庭園。再走入庭園,才看到裡面有多個球場,連露天劇場也有。那時候才驚覺,原來一直長大的地方,屋邨實際的面積是那麼大啊!
回到小學時期長大的地方,看到本來在小學附近的庇護工場,原來已經不在了。本來曾有想過不如回到小學看看有甚麼變化。但想著想著,算了,還是讓一切的美好繼續停留在二十多年前吧。


再度舊地重遊:屋邨翻新後的全新衣裳
在2024年,得悉房委會為蝴蝶邨重新粉飾關係,於是我再度到屋邨遊走。相對其他屋邨,蝴蝶邨的可塑性及主題可謂鮮明得多,於是在這次外牆翻新及加入蝴蝶形裝置等方面,也很容易為屋邨創作及呼應。只可惜當日遊走的時候天色較陰暗,反倒沒有之前拍照那麼好看,不過如果可以的話,我也希望可以在2025年內再找次機會,再度舊地重遊的。



後記:小小彩蛋時間
最後最後,送上去年到歷史資料館時無意中找到的珍貴資料——就是蝴蝶邨商場商店招租冊子一本,封面的插畫真的好美哦!

屋邨資料——蝴蝶邨(Butterfly Estate)
屋邨類別:租住屋邨
入伙年份:1983年
樓宇類型:梯級型
樓宇數目:6
樓宇名稱:蝶聚樓、蝶翎樓、蝶舞樓、蝶心樓、蝶意樓、蝶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