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不相暪,相比起房委會轄下的屋邨,個人是比較偏愛房協旗下的公共屋邨,喜歡它大部分的屋邨設計較為個性化,外觀上較為美觀之餘,而且根據個人目前遊走屋邨的經驗,覺得房協的屋邨亦較為乾淨企理得多。
作為沙田區唯一屬於房協轄下的屋邨,乙明邨可能不如「最美公屋」祖堯邨這麼美麗,或不如明華大廈、花園大廈等如此富特色,相對而言亦可說是較為低調的存在。但遊走過乙明邨之後,我反而認為它在屋邨規劃方面是最能體現到完整性的一個屋邨。


先說說屋邨的背景及簡單歷史吧
乙明邨早在1981及1982年就入伙。論歷史而言雖然不及同區的瀝源邨和禾輋邨,但亦屬於較為早期落成的屋邨之一,是沙田新市鎮發展下的產物。
乙明邨的大廈數量其實不多,只有3座,分別為為明信樓、明耀樓及明恩樓,並各設高座與低座,但可能配合邨內的其他社區及公共設施,乙明邨的面積其實感覺比想像中更大,查看資料才知道原來它是當時房協最大型的屋邨。


繼祖堯邨後罕有屋邨設有游泳池
在遊走過乙明邨之後,更感覺到屋邨為配合沙田新市鎮的發展,是如何的野心勃勃——社區中心、街市、商店、兒童遊樂場等固然有,而且屋邨配備滾軸溜冰場和游泳池,聽到都覺得流晒口水,是游泳池!
乙明邨是繼祖堯邨後,第二個公共屋邨擁有游泳池。有關游泳池的介紹,最早的報導應該是在1982年的《華僑日報》,報導稱游泳池的興建是為了順應屋邨眾多的人口發展。只可惜遊走當日,游泳池沒有開放,但從閘口離遠觀看,感覺上乙明邨的泳池好像比祖堯邨的更大?



我遊走乙明邨的體驗:總體感覺不錯!
至於遊走乙明邨的體驗方面,雖然屋邨已有逾40年歷史,但相比房委會其他同期的屋邨,我認為在維修保養方面已算做得不錯,起碼屋邨不會看起來太殘舊,而且屋邨外牆亦曾披上淺紫黃相間的顏色翻新過。至於商店方面,則大型連鎖店和小店俱備,總算能滿足屋邨內街坊所需。
走進乙明邨邨內,就會感受到何謂自成一角的小社區,而且旺中帶靜,有街坊或購物,或坐在樹下休憩聊天,倍感寫意;加上不少單位都面向城門河,我覺得乙明邨亦是一個不錯的居住地方呢。






題外話:沙田屋邨形象鮮明具特色 早期靚劃完整
既然說到乙明邨,當然不得不說沙田區。個人一直認為沙田是發展得最為成功的新市鎮,住宅規劃方面相當清晰,在規劃屋邨時亦有考慮不少街坊居住環境質素;而且沙田新市鎮發展時期,亦容許很多類型的公屋興建,並加入許多富實驗性的元素,感覺上沙田的公共屋邨形象鮮明獨特得多,故此以18區而言,個人最喜愛的還是沙田的屋邨。
不知道你最喜愛的沙田屋邨是哪個呢?

屋邨資料——乙明邨(Jat Min Chuen)
屋邨類別:房協出租屋邨 – 甲類
入伙年份:1981年
樓宇數目:3
樓宇名稱:明信樓、明耀樓、明恩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