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粉嶺的嘉福邨,說實的,要不是遊走屋邨企劃,相信嘉福邨會是我其中一個一輩子也未必認識而且踏足的屋邨。畢竟個人對北區相對陌生,上水已經是比較好,至於粉嶺更是少之又少到訪。不過亦因為遊走香港屋邨企劃,同時讓我對當地屋邨以至社區好像了解又多一點,其實亦是好事來呢。
嘉福邨的前世故事
嘉福邨的前身故事並不Juicy,據稱它與旁邊,屬於同一公營房屋發展項目的嘉盛苑,之前為村落「百福村」的一部分,早於1905年就有政府文件記載,當時百福村是有人居住的,至於四周主要是農地。後來政府在1977年宣布開發粉嶺及上水新市鎮,一些村落需要清拆,當中就包括百福村。後來政府規定將原本的百福村土地改為興建公營房屋,於是就有嘉福邨的誕生。
屋邨內神秘的雕像
言歸正傳,其實嘉福邨是一個比想像中多驚喜的屋邨。
在未真正踏足嘉福邨前,我對它的印象就是:沒有特色的和諧式公屋,還有到今日都不明所以其用途的狗/豹雕像。相對而言,那個狗/豹雕像較能滿足我喜歡獵奇的心態,我亦好想親身看看雕像是怎樣的。
結果嘛,看到雕像的第一個感覺:不知道是我氣場問題還是怎樣,它不如想像中殺氣騰騰,但都有種可畏的感覺。銅像位於屋邨的中間,而四周其實並沒有相關的佈置裝飾配合銅像的出現,屋邨更不是有着中式建築設計主題等連貫,就是讓銅像有種與四周不太協調的奇怪感覺。
網上查看有關銅像的出現,亦眾說紛紜,但無法證實哪個才是真實的。有人說銅豹源於當年一次宗水井奪命意外,用以鎮壓亡靈;亦有人認為銅像的出現是跟政府當年徵收土地有關,亦有人認為銅像只是屋邨建築稿設計概念的一部分,你又覺得何者是最合理呢?

甚有驚喜的屋邨鐘樓
說回遊走嘉福邨的體驗。
對我來說,嘉福邨本來就是一個不會怎樣對它有所期待的地方。本來我還以為看完銅豹之後,應該可以直接收工,豈料嘉福邨的商場設計,反倒讓我感到驚喜萬分。
怎麼嘉福邨的商場原來跟沙田廣源邨一樣,都有一座鐘樓?那是我第一眼看到嘉福商場的最先看法。

對,嘉福商場其實面積不算特別大,店舖也不外乎是超級市場、餐廳、藥房等常見的屋邨民生小店。至於屋邨商場的設計,其實跟同區的華明商場有點相似,都是採用開放式設計,這種設計勝在通風和自然採光都可以做得更全面,我個人也較為喜歡這種設計,多於一般典型屋邨商場的全密封式設計。
至於屋邨商場設計,其實都是採用紅磚設計,但有別於華明邨,嘉福邨使用的紅磚感覺較為西式,不如說其實它亦跟鴨脷洲的利東邨商場有點類似。
只不過我從來沒有想過,屋邨商場頂部竟然有一座看起來較為尖瘦的鐘樓!當然,仔細留意的話,其實也發現鐘樓再也沒有活動了,指示的時間是不正確的(我印象中也沒有看過它的時針有動過),若果從停車場遙望鐘樓的話,就會見到平日不會見到的嘉福邨風景,感覺也相當微妙。
所以,日常生活很多細節都是需要用心發掘,才可留意到它不一樣的面貌呢。
屋邨資料——嘉福邨(Ka Fuk Estate)
屋邨類別:出租屋邨
地址:粉嶺置嘉里8號
入伙年份:1995年
樓宇類型:和諧一型、和諧三型
樓宇數目:3
樓宇名稱:福樂樓、福安樓、福泰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