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大埔區篇】260+香港屋邨逐條屋邨短評:雖少但精!8條大埔屋邨逐個走過的短評與印象

by aikooosan
0 comments 8 mins read
大埔區屋邨

大埔區雖然是全港十八區之中擁有公屋數量最少的一區,但卻幾乎每一條屋邨都相當有個性,亦富記憶點。從大元邨、廣福邨的貼地舒適,到太和邨的單車回憶與消失的「屋仔型麥當勞」,再到較新落成的寶鄉邨與富蝶邨,大埔屋邨總帶來一種自在與悠閒的氛圍。難怪不少大埔居民對這些社區都充滿歸屬感,甚至引以為傲。本文將繼續以短評方式,帶你走過8條大埔區公屋,記錄它們的特色與社區氣息。

畢竟並非每條屋邨都有詳細文章,如果有該屋邨詳細文章,我會補上相關連結,方便大家閱讀;若果沒有的話,就要等我日後後補了,我會盡量在更新後提醒大家的。(或者各位可考慮訂閱網站文章啊,以便有更新文章可即時得悉。放心,有關屋邨短評文章,目前仍是提供免費版給各位方便閱讀呢!)

至於有關我點評香港其他地區的屋邨短評,可按此收看閱讀。


大元邨

大埔區的第一個屋邨,總體感覺也算不錯的,至少逛得舒服,不會太有壓迫感,而且除了屋邨商場和街市有翻新過,其餘地方和大廈都保留到80年代屋邨的貼地感覺,自己也頗喜歡的。

有關屋邨詳細文章及感想:【香港公屋】大埔大元邨 新市鎮第1個落成屋邨 原來曾有意命名「南坑邨」? 承載水上鶴佬人文化

大元邨。
大元邨。

廣福邨

個人相對接觸得多的一條屋邨,以前只是覺得——就是總體感覺很舒服,跟大元邨情況類似;而且交通來說,我覺得廣福邨也很方便。個人另外很喜歡廣福商場有保留錯層式設計,其實頗有特色的。

有關屋邨詳細文章及感想:【香港公屋】大埔廣福邨 林村河旁的福地

廣福邨。
廣福邨。

富善邨

一個我沒有想過會逛和拍照這麼久的屋邨。可能由於屋邨是採用Y型大廈設計的關係,屋邨的公共空間也相對大和空曠;加上設有體育館、商場、街市和社區會堂等,規劃也算比較完善,所以總體而言好感度也頗高的。

有關屋邨詳細文章及感想:【香港公屋】大埔富善邨:細賞屋邨的建築之美與創新 再看公共藝術與環境美化

富善邨。
富善邨。

太和邨

回想起中學時踏單車經過太和邨,只記得好大和易迷路,但總體而言都是逛得頗為舒服的;另一以前最記得的,就是「屋仔型」麥當勞,堪稱太和邨地標;只可惜之前已經拆掉翻新,麥當勞再也沒有昔日的特色了。

有關屋邨詳細文章及感想:【香港公屋】大埔太和邨 致那個已消逝的舊麥當勞回憶 界乎全新與老舊之間多年來的改變

太和邨。
太和邨。

富亨邨

屋邨內的交通配套是為人垢病,而且雖然有獨立商場,但感覺上還是店舖類型和數量不足以完全應付街坊需要;但其他大廈設計及設有體育館和戶外噴水池等,也讓屋邨總體環境其實營造得頗為舒適,是「不完美,可做得更好,但尚算可接受」的屋邨。

有關屋邨詳細文章及感想:【香港公屋】大埔富亨邨 難得保留90年代設計格局 不可錯過噴水池及開揚商場設計

富亨邨。
富亨邨。

運頭塘邨

本來以為是沒甚麼特別的屋邨,但眼見它是採用Y型大廈設計,主觀上的好感度又加回分數;最可惜是本來屋邨有個戶外噴水池,但之前我到訪時已變了乾塘,否則我相信屋邨環境可以更為優美呢。

有關屋邨詳細文章及感想:【香港公屋】大埔運頭塘邨:最後的Y型大廈誕生記 屋邨地標水池已乾塘?

運頭塘邨。
運頭塘邨。

寶鄉邨

屬於較為後期落成的大埔屋邨。話雖如此,寶鄉邨的設計細節其實算是不俗與有心思,雖然採用的都是外表很標準的非標準大廈設計,但設計細節與設施配套上的補足,總算為本來應該很平凡的屋邨中帶出點點特色。

寶鄉邨。
寶鄉邨。

富蝶邨

話雖是大埔區內最新屋邨,而我首次到富蝶邨時,其實仍在興建與局部入伙中;故此目前的印象實在不深,亦不覺有特色或看點,或許之後我會重遊屋邨,希望可為它寫更全面的觀感與評價。

富蝶邨。
富蝶邨。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