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今次介紹位於荃灣的象山邨,多多少少都是有些私人感情在內:因為它曾經在中學時期陪伴我成長,是很短時間的中學飯堂之地。今次事隔十多年,再次回到當年認為人煙稀少的象山邨,感覺還是始終如一,但多了份愜意和舒適。事不宜遲,我們趕快介紹今期的屋邨:象山邨吧!

象山邨的前世今生?
荃灣有着不少的公共屋邨,但確實象山邨是相當不亮眼的一個。事關它遠離荃灣市中心,鄰近城門水塘及大窩口,而且位於山上,位置上多多少少不算方便。版主我翻查資料,才知道原來象山邨前身為象山寮屋區,而且部分地的前身正正是農地。

根據維基百科,「象山寮屋區一帶被政府徵用以作發展公共屋邨,於 1975 年至 1976 年間清拆。本邨按照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的標準設計,並建成3座樓宇,屋邨命名為「象山邨」,於1978年至1979年間入伙,交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屋邨單位背後隱藏豪宅級設計?
象山邨不算大,根據房屋署的資料,常住人口不到 5000 人。全邨設有 3 棟大廈,分別為樂山樓、秀山樓以及翠山樓。其中樂山樓及秀山樓採用的是雙塔式設計,即是俗稱的井字型公屋,至於翠山樓則是舊長型設計。值得留意的是,翠山樓是 1970 年代公屋罕見在各單位備配備兩個梗房與浴缸的房委會公屋大廈。無錯,是擁有浴缸的!

在 70 年代,有着浴缸設計的公屋可說是相當豪華呢。印象中同期擁有相似設計的大廈,則是房協轄下的大坑勵德邨。當然,象山邨雖然沒有如勵德邨般的維港景緻,但都有鳥語花香的山景可觀賞呢。



很靜很靜的商場及街市
商場亦不見相當多的人流,走路時也覺得靜靜的。此外,屋邨的基本店舖還是有的,例如辦館、麵包店、熟食冬菇亭、五金舖、超市等等。







象山邨竟成搜尋屋邨字眼之冠?
但不得不說,事後我也有再度遊走象山邨,畢竟我去象山邨也算方便的。更意想不到的是,自從象山邨這篇文章刊登後,最多人Google搜尋而進入網站的屋邨字眼,竟然正正就是象山邨,而且以上情況是維持了超過半年!我左思右想,實在百思不得其解,不過想不到有這麼多人都會找象山邨呢,實在很有趣,亦因此而觸發我再遊象山邨,順便更新本篇文章。



事隔數月再次遊走別有一番感受
事隔數月遊走,果然隨着遊走屋邨數量多了,眼界不同了,而且對拍攝好像開始有既定風格和要求,再次遊走的象山邨,遠遠比我以前遊走時候有趣得多。最大分別在於,以往我認為象山邨是冷靜的,而且邨內盡是老人家,交通又不便,但換個角度看,這反而成為老人家們的避風港,也許以前在社會營營疫疫,打拚得太久,實在需要點屬於自己的寧靜舒適「me time」。事實上,象山邨做到了,交通不便讓屋邨少了閒雜人,而且屋邨位於山上,其實空氣相當清新,環境亦很清幽,加上天晴時太陽光的溫柔沐浴,單以居住方面而言,其實很不錯呢!



離別前的結語及感受
事隔十多年再訪象山邨,感覺相當微妙:所有的東西跟十多年前的無異,屋邨同樣地人流不多,同樣只盡見老人家,同樣是相同的店舖,甚或是同樣的靜謐氣氛,這一點在現今的香港而言,竟是相當難得罕見的景象。當然,在街坊而言,肯定象山邨的配套還是比較差,但若果喜歡老舊情懷的香港人而言,應該可在這裡感受到難得的安靜,還有難得的懷舊。不知若果是在同樣的十多年後再訪象山邨,會否都是同樣的風景,同樣的情懷呢?

屋邨資料
地點:荃灣象鼻山象山邨西路
入伙年份:1978年至1979年
樓宇數目:3
樓宇類型:舊長型、雙塔式
樓宇名稱:樂山樓、秀山樓、翠山樓
資料來源:房屋署、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