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粉紅色打卡牆背後老情懷:柴灣漁灣邨

by aikooosan
7 minutes read
漁灣邨

要不是遊走香港屋邨計劃,東區其實是我個人極少踏足的地區,其中柴灣和小西灣的到訪次數更是五隻手指就數完。但沒想到柴灣的公共屋邨其實亦驚喜處處,包括下文分享的漁灣邨,它說不出有甚麼極為獨特的看點,但神奇的是遊走漁灣邨後,偶爾還是會有點想念屋邨氛圍呈現的老舊香港情懷。

對屋邨很片面的印象

不計已重建的屋邨,漁灣邨應該是興華二邨以外,柴灣一帶最為老舊的一條屋邨。對於漁灣邨的印象,最記得的當然是它樓宇的少女粉紅色外牆,相當instagrammable,即是呃like一流,同時為屋邨平添多份浪漫情懷,近年亦吸引了不少文青特意到場打卡。只是我遊走當日為平日下午,所以當天我就成為了唯一的打卡人士(笑)。

平凡而難得的舊情懷

另一對漁灣邨的印象,不外乎是它可說是典型70年代香港公屋格局,總體而言其實頗有懷舊的情懷。這種懷舊可能看似理所當然,但當看到同區接近年份的如環翠邨,商場已在領展翻新得面目全非,更顯得這份懷舊很珍貴。在漁灣邨內,不難找到多間小店,很多明顯都有一定歷史,例如辦館、茶餐廳、文具店、報攤等,而這些店舖大致集中在圍着漁灣街市的漁順樓和漁豐樓,以及漁安樓面向柴灣道。

說回少許以往的屋邨商舖規劃,漁灣邨這類屋邨店舖的規劃,底層為購物走廊,樓上就是住宅,隔壁就是停車場和街市,雖然沒有冷氣,但仍可沐浴於陽光中,地方空間相對較寬闊,逛得很舒服,同時很方便。雖然我非讀建築出身,但感覺這樣的規則,其實可騰出更多公共空間之餘,同時讓街坊與店舖,以至社區有着更密切的連繫。

遊走漁灣邨時,發現樓宇分別為樓高7層以及22層的舊式長型大廈(漁進樓於2020年落成,是例外),樓宇高低相連亦是舊長型大廈的特色之一。個人就頗喜歡這種設計,高低錯落的樓宇讓人看得舒適,不會如近年的樓宇般如此密集和有壓迫感,而且樓宇之間有個極為寬闊的公共空間,當中包遊樂場及健體區,即使被樓宇包圍,也不會有壓迫感。

最後,這跟遊走沒有關係,純粹想分享人生第一次聽到漁灣邨的名字,就是徐子見擊敗前任民建聯的鍾樹根時,有民眾前來即興開派對慶祝鍾的落選一事,所以看到區議員辦事處時,感覺有點像是「啊!原來係呢度」的感覺,好微妙。

小小彩蛋時間給各街坊治癒心靈!


屋邨資料

地點:柴灣道365號
入伙年份:1977年及1978年、2020年
樓宇數目:5
樓宇類型:舊長型大廈、非標準設計大廈
樓宇名稱:漁安樓、漁泰樓、漁豐樓、漁順樓、漁進樓

資料來源:房委會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

Comments are closed.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