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的,分享關於遊走葵盛西邨前,多少也有些許壓力。事關葵盛西邨可說是最多讀者希望我遊走和分享的香港屋邨,相信沒有之一了。
最後總算成功遊走整個葵盛西邨,恰巧前後兩次遊走都是天氣很好,萬里無雲。亦同時明白為何有這麼多讀者希望我遊走並分享葵盛西邨了。(在此特別感謝舊同事兼前葵盛西邨街坊Kent特意帶路啊)
除了它的特色建築及有趣歷史故事,同時在此宣布——葵盛西邨應該是我目前遊走的屋邨中,遇過的街坊最為好客的一條屋邨。而這點確實是為遊走屋邨加了不少的分數。(笑)
不是誇張,即使是我首次遊走屋邨,就先後遇到保安和恰巧在做運動的街坊,主動分享他們在屋邨見證及成長的故事,他們看到我拍照並知道來意後,就立即很雀躍的分享自身小故事,之後更叮囑我遊走時小心中暑,並教我如何有效率地遊走屋邨,這份買少見少的人情味,確實是相當感動啊。
說了這麼長的前言,是時候要分享自己的遊走體驗葵盛西邨的故事了。簡而言之,遊走完屋邨後,相信我的最喜愛香港屋邨排行榜中,肯定需要加入它到頭五位之內了。
以前看到葵盛西邨的相片,感覺就是——一條較為老舊的屋邨,而且設計格局方面,確實跟在柴灣的興華二邨很類似。無他,兩者均是在相若年份落成,而且採用類同設計的第七型徙置大廈設計,加上大家同樣依山而建,並設有宛如太空船般未來感重設計的大型升降機和架空走廊連接多座大廈,錯綜複雜的布局,稍不留神就會陷入迷宮內,但遊走時反而有種刺激和探險般的感覺,確實是有趣的。
但我認為相比之下,葵盛西邨的建築設計則更為完整,亦見建築師和政府當年規劃屋邨時的野心和心思,這亦讓屋邨自身特色能更突出的呈現,確實有種令我想一去再去,想嘗試探索屋邨更多的魔力。
以前看到葵盛西邨,最記得的當然是多座大廈沿着山建成,形成外觀看來高低錯落有致,大廈與大廈之間高度不一,極具層次感,許多大廈更面向貨櫃碼頭和藍巴勒海峽,大廈位於山上的優勢,確實讓不少單位都擁有極為開揚的景致,同時亦成為屋邨的一大特色。
但這種設計其實亦有暗湧:屋邨主要的商場和街市,以至巴士總站均在山腳,但葵盛西邨多座大廈高度落差極大,足足相差十多層樓高亦是常態。那麼住在山上的居民如果要乘車以至購物,豈不是很不便?
記得兩次遊走葵盛西邨的路線均有所不同,從山上出發走至山下,以及由山腳為起點然後沿路走上山都試過,兩者觀感均很不同,但亦不難發現屋邨在早期規劃時,已想好如何讓山上居民暢通無阻,甚或可避免日曬雨淋下走至山腳,除了前文所言的加裝大型升降機出入,以及架空通道等,仔細一看屋邨的布局,才發現原來由第1座走至第6座,長形大廈是故意採用「橫——直——橫」如工字形的梅花間竹排法,而街坊就可簡單地穿過多座大廈的平台樓層,走至第6座並乘搭升降機下山,而過程是可做到全程有遮擋。這些細節位實在值得一讚。
當然,除了上述設計細節,原來屋邨第2座平台層別有洞天。它是設有一些店舖(不過現時只剩下中醫診所,其他的都已拉上閘了)之餘,從舊同事兼前街坊Kent口中才得知,原來山上大廈在昔日亦設有小型街市和酒樓,此外第1座對出就是小巴總站(今日仍有運作),即是其實以往屋邨在規劃時亦曾設置不同設施方便山上居民。
Kent指指眼前第2座的花園,就是昔日小型街市的位置,但今日則完全找不到它存在過的痕跡了。「街市面積比山下嘅街市更細,都係賣吓啲魚呀菜呀。不過喺我細個時已經唔多街坊幫襯喇,唔知係咪咁所以就索性成個街市鏟平咗。」
對了,葵盛西邨是現時極少數大廈名仍沿用數字,而不設名字的屋邨。對我這個數字控而言,完全是個打卡好地方。(笑)
第一次遊走葵盛西邨時,是從山上出發。當我遊走第1至5座時,那時已心想:地方真的好大!大廈與大廈間不缺公共空間,公園等當然少不了(聽Kent所言原來昔日山上有更多遊樂設施),加上設計相當通風,部分位置更可遠眺貨櫃碼頭景色,即使炎炎夏日在屋邨內穿越,亦不覺壓迫和焗悶,實在無得輸啊!
說實的,一邊遊走葵盛西邨,着實很難不拿柴灣的興華二邨作比較。有關兩者相似之處,早在前文分享,不贅;但兩者分別,當然多的是啊。
個人認為葵盛西邨不論在發展規模和建築設計,可說是比興華二邨完整得多。
以葵盛西邨的一大標誌:宛如未來太空船的大型升降機及大堂為例,一來不論是第6座還是第9座,兩者的升降機均是前後都設有閘門,以達到人流分流作用;另外即使是架空行人路亦設有上蓋,同埋設有窗口作通風之用,據舊同事兼前街坊Kent更表示昔日窗口沒有窗框,涼爽和景觀開揚得多呢。即使炎夏或暴雨日子,也不用擔心會日曬雨淋,同時做到四通八達的作用,單是以上兩點,就已經比興華二邨完善得多了。(興華二邨的升降機只有單邊門,以及半空天橋多為露天)
說回遊走葵盛西邨的體驗。上回較為聚焦在第1至5座,至於第6座則作為接駁山上下的橋樑,可說是起了關鍵的作用。那麼,位於山下的第7座至第10座又是怎樣的一回事?
簡而言之。第7至10座一帶,主要是街坊日常購物、活動及交通的集中地。
其中巴士總站就是在山腳,不得不提它的特色茶水站。茶水站門口仍有保留舊款字體的「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茶水站」字樣,從葵盛西邨開邨起就屹立多年,相當有懷舊氣息呢。
另外,有別於大部分屋邨商場和街市已翻新重建,葵盛西邨的屋邨商場仍保留70至80年代老舊的模樣,由大刺刺顯示「葵盛西邨」的字體,以至多間老舊小店如餐廳、辦館、髮型屋、石油氣店等的外觀,一切看起來仍停留了在80年代的時光。加上平台一帶甚多老人家全在長椅休憩聊天,或帶着孫兒遊玩,畫面甚為寫意。不知道這是否與地方仍屬房委會管理有關?
雖然同行的前街坊Kent展示了數張昔日葵盛西邨的商場及街市相片,顯示商場街市均有些細節位改建了,但大體而言,商場街市仍保留了往日的風貌,至於人流方面嘛,當然不要期望太多了。但反過來說,屋邨反而有種舒適悠然自得的感覺。
另外,屋邨的社區會堂、郵局,以至屋邨對出的游泳池,都集中在山腳,配合上文提及的商場,街市、巴士總站,以及周邊多間學校及工廠大廈等,可感受到當初規劃葵盛西邨時,想建立完整的街坊生活圈的野心,亦見規劃越趨完整。當然,若果要數小型屋邨社區鼻祖,少不了南區的華富邨,但在此則不贅了。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葵盛西邨第9及10座對出的游泳池。近年很多人拍照打卡的「空中樓梯」,不用石柱及欄杆支撐的樓梯,相當美麗和富特色,原來正正位於葵盛西邨的對出。
據Kent解釋,昔日不少街坊(包括他)夏天時喜愛跑到游泳池玩樂,嬉水後就到附近餐廳及小賣店買點食物補充體力,相當熱鬧。「除了游泳池,葵盛西邨第9及10座地下亦是小朋友的遊樂場之一,加上第9座有大型升降機,人流多,以前大廈門口仍未加裝密碼鎖時,就有住得就近升降機及入口的低層住戶索性將家變身成士多,並售賣便宜的零食給街坊呢。」
但願葵盛西邨內歲月靜好的美麗風景,能一直靜靜的與街坊共渡成長老去呢。
屋邨資料——葵盛西邨(Kwai Shing West Estate)
屋邨類別:出租屋邨
入伙年份:1975
樓宇數目:10
樓宇類型:舊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