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區公屋下篇!本文走訪慈正邨、慈民邨、慈樂邨、美東邨、黃大仙上邨、沙田坳邨、東匯邨、彩輝邨及最新落成的啟鑽苑,10條屋邨短評帶你看盡社區設計與生活點滴。
黃大仙區
探索黃大仙區的香港公屋!本篇(上篇)帶你走訪彩虹邨、彩雲邨、富山邨、樂富邨、竹園南北邨等十多條屋邨,以短評方式記錄設計特色與生活故事,感受地道社區魅力。
終於有動力寫有關遊走黃大仙下邨的故事。一直以來久久擱筆,只是因為黃大仙下邨再分為一及二區,兩個屋邨加起來可說是龐然大物,加上資料甚多,要寫它可說是甚花時間。
從「打卡熱點」到保育倡議對象,彩虹邨的價值從來不只是色彩繽紛的外牆。這篇文章記錄我為何改變立場,重新思考這條屋邨對香港的意義。
紅黃主調、褪色招牌、三角簷篷與地舖小店,當建築與記憶交錯,屋邨的個性悄然浮現。
橫頭磡邨給我的感覺就是:說新它肯定不是,但說很老舊嘛,又未至於。可能是由於屋邨大廈類型方面長形又有,工字型又有,和諧式又有,就是覺得將不同年代的大廈設計混在一起。當然,實際上的橫頭磡邨歷史,可就是比想像的還要久,畢竟它原本就是徙置屋邨,所以之前翻看一些60-70年代的舊相片時,還是不難找到橫頭磡邨的蹤影。只是大廈後來在1982年至1994年間重建落成,也就是說今天看到的橫頭磡邨,應該是2.0的版本。
彩雲邨原名牛池灣邨,因位置位於清水灣道,1978年易名。香港最早期標準雙連座工字型大廈在此落成,包括觀日樓和伴月樓。這些設計提升採光通風和私隱度,緩解人口問題。彩雲邨有16幢樓宇,各自擁有不同的名稱。
- 九龍新界沙田區觀塘區遊走香港屋邨文章黃大仙區
【月餅2023】香港屋邨麵包小店月餅5大推薦 邊間流心奶黃月餅最好味?同場加試雙黃白蓮蓉 / 低糖抹茶月餅 / 斑蘭奶黃麻糬月餅
by aikooosan1 minutes read臨近中秋,相信不少人都會選擇食月餅慶祝,而月餅亦是我個人最為喜愛的應節食品,因為它款式多,變化大,當甜品又可以,當作鹹點也可以,可塑性高。但其實除了大型連鎖餅店推出的月餅,有否想過其實自己居住的屋邨,原來隨時都會有自家製月餅可買到? 今次就重點推介數個屋邨的麵包小店自家推出的月餅給大家,以支持屋邨小店之餘,同時可以更方便更快捷購買到本土製造的溫暖好味道!
先旨聲明,其實位於斧山的富山邨,我前後應該去過好幾次了,例如在以前做雜誌記者時期,就曾因工作關係而介紹富山邨。有趣的是,我自己確實頗喜歡富山邨,但就是說不出確實喜歡它的原因。
說實的,以前我對位於牛池灣的彩虹邨的印象就是比較片面和一般。畢竟近年提及到彩虹邨,不少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打卡」,它的七彩繽紛大廈外牆,有關那經典打卡位,實在是彩虹邨的生招牌。關於經典打卡位的精彩美麗相片,早已被不少人拍攝下來,無謂班門弄斧了;至於它的知名程度,就是連外國遊客、攝影師、甚至明星等也特意前來拍攝取景,說彩虹邨的知名度到達世界級,其實我覺得一點也不過份。
說起來也很慚愧,我人生第一次認識鳳德邨,也不過是一個多月前,由於工作關係,才認識到有鳳德邨這條屋邨。
位於東九龍的牛池灣彩雲邨,它未必是全港最大的屋邨,或是擁有最高樓宇的地方,但論彩雲邨的樓宇大廈名字,我對它們就是有種莫名的迷戀。 觀日、伴月、瓊宮、玉宇、遊龍、飛鳳、景新、白虹、星辰、時雨……以上極富詩意,讓人聯想到銀河星宿,天文觀象的名詞,正正就是彩雲邨多座大廈的名字。我曾有過無聊的幻想:不知道街坊們向外人介紹他們住在極具詩情畫意的大廈的名稱時,究竟會有着怎樣的感受?
早前曾遊走過黃大仙的竹園南邨,既然來到南邨,總不可遺漏在隔壁的竹園北邨了吧? 竹園北邨的落成和入伙時間比南邨稍晚,於1987-1989年期間落成。竹園北邨的最大特色,相信是全邨8棟的大廈都是Y型設計。查看資料才知道,竹園北邨更是全港擁有最多Y3型的大廈,而這種設計於80-90年代初是相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