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油尖旺區

  • 若果你自問是(偽)文青,或是愛好非主流電影的影迷,相信都不會對位於油麻地的百老匯電影中心感到陌生。事關它是香港較為早期就播放非主流電影的一家戲院,加上戲院隔壁設有咖啡店和書店,故此深受不少文青及影迷的喜愛和追捧。 當然,提及到百老匯電影中心,許多人或許會知道戲院是位於駿發花園:一個屬於房協轄下的住宅,環境旺中帶靜,可說是素來熱熱鬧鬧的油尖旺區的一道清泉。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實駿發花園並不是單純的屋苑,其實它是屬於公共屋邨? 駿發花園前身為六街 第5座為出租單位大廈 駿發花園屬於房協「市區改善計劃」項目,共設有5座大廈,當中4座為市場可自由買賣單位的屋苑,至於第5座(即是地下有惠康超級市場的一座)則是出租單位大廈,不過有別於房協大部分的甲類出租屋邨,駿發花園為乙類出租屋邨,在租金方面會較前者高昂,租金約為港幣5000多至6000多左右。 駿發花園的前身為油麻地六街,其中112幢為戰後早期樓宇,並於1975年收歸政府物業,後來再交由房協重建;而當年興建屋邨的目的,正正就是為安置受馬頭角綜合重建計劃影響的原居民,故此駿發花園的5座大廈中的第5座是屬於出租屋邨。 全港唯一現存屋邨戲院 但非首間屋邨戲院 好了,簡單介紹過駿發花園的背景,但是次文章重點並非在駿發花園,而是位於駿發花園內的百老滙電影中心。 只因百老滙電影中心是全港現時唯一擁有並尚在營運的屋邨戲院。 到底為何會在屋邨設置戲院,實際上已不可考。但若果大家較為熟悉香港屋邨歷史發展的話,可能會記得電影中心並非屋邨戲院的孤例。早在1981年時,位於觀塘區的順利邨就設有順利戲院,另外青衣長發邨、樂富邨等其實亦曾設有屋邨戲院,相對之下,擁有超過30年歷史的百老滙電影中心,年資可說是很淺呢。 曾獲香港建築年獎備受肯定 本來屋邨擁有戲院,而且是播放非主流電影的戲院,這件事已經很有趣。 但更有趣的是,原來在1996年落成營運的百老滙電影中心,憑藉它出色的建築及室內設計,因而奪得香港建築年獎(HKIA Annual Rewards)的「會長獎狀」,成就獲得肯定。 而這件事,即使在房協或是百老滙影院的網站,都沒有特別提及過。 若果有去過百老匯電影中心,相信都會對戲院內與別不同的氣氛吸引着——看起來很簡約而冰冷型格的綫條和物料,加上戲院偏昏黃的燈光,與書店咖啡店的明亮形成強烈對比,即使到了今日重看,也不會覺得以上的設計過時,反倒有種歷久常新的感覺。 設計預算只有600萬 挑戰中事在人為 百老匯電影中心的設計是由張智強(Gary Chang)聯同陳詩華(Michael Chan)的Edge Design Institute Ltd主理。閱讀一些當年的建築期刊,可了解到電影中心在設計及佈局上的一些概念。縱然電影中心在中間有經歷過大翻新及裝修,但在閱讀完期刊後,我更肯定今日的電影中心,其實仍有保持一些早期設計時特有的元素。 看回當年的設計師訪問,才知道原來當初電影中心在建築設計上遇到一大難題:資金預算緊拙。不包括戲院器材,戲院設計預算其實只有港幣600萬,對比當年一些動輒就過億預算的基建,電影中心的預算可說是九牛一毛。 不過縱使預算緊絀,一切還是事在人為——於是設計師就將電影中心設計的方針定位成「More 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