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了這麼久(由5月到現在),終於都願意寫寫位於將軍澳市中心的尚德邨了。 以前對於尚德邨的印象,大致上是這樣——經常將它和同區的厚德邨搞亂(因為名字相似)、很典型的和諧式建築大廈設計屋邨、有一間好大好大的迪卡儂、還有數年前周梓樂同學身亡的地方。 起初對於遊走尚德邨,說實的,確實沒有多少期望。曾有段時間我上班通勤必經的巴士站,就是相當鄰近尚德邨,但我就是一直沒有動力到這裡遊走。 直到一日知道日式餐飯SUKIYA新分店在尚德商場開設,那索性吃飯過後核個遊走吧。 嚴格而言,尚德邨是屬於位於將軍澳市中心的首個公共屋邨,在1998年落成入伙,鄰近還有廣明苑、寶明苑和唐明苑等屋苑,故此即使只有9座大廈的尚德邨,加上它設有商場和停車場,還有公園遊樂場等休憩設施,故此尚德邨遊走起來,感覺地方也相當大。 說實的,有關尚德邨的屋邨歷史,跟同區的寶林、翠林、以至健明邨等相比,實在沒甚麼好介紹和寫下,畢竟尚德邨是興建在填海土地之上,故此可說尚德邨的出現就是見證這片土地的開始發展吧。唯一可談談的是,政府在發展將軍澳新市鎮時,尚德邨一帶算是較為後期發展,在1980年代時,政府先發展寶琳路一帶,然後就是寶林邨、景林邨、厚德邨等。到了1990年代時,將軍澳南部填海完成,政府就開始着手發展今日的將軍澳市中心,而尚德邨就是其中之一。 遊走尚德邨時才發現,原來屋邨也花了小小心思在規劃美化環境上。例如屋邨原來是全港着個採用雀鳥作主題的屋邨,在公園中庭,以至出入口都可找到大大小小的可愛雀鳥雕塑。難得的是即使經過多年歷史,雀鳥雕塑並沒有嚴重走樣,相當管理公司方面都有作定期維修吧。至於為何尚德邨使用雀鳥作為主題,其實已經不可考了,之後有機會可找找看有沒有更多相關資料。 話雖尚德邨是採用雀鳥作主題連貫整個屋邨設計,但不代表它的大廈名稱如沙田沙角邨般,以雀鳥命名;相反,尚德邨跟長沙灣的李鄭屋邨一樣,均以中國傳統美德,即是四維八德為命名的屋邨,例如尚禮樓、尚廉樓、尚仁樓及尚義樓等。 另外,翻查資料才知道,於1998年落成的尚德邨,原來是繼柴灣興民邨後,第二個樓高超過40層的公共屋邨,當中尚禮樓、尚智樓、尚信樓及尚明樓更高達42層。 最後想說說尚德邨的商場。今日的尚德邨商場,已經全面被領展化,成為一式一樣甚無特色的商場。本來想到商場天台層的翻新籃球場看看,但當時尚未開放,只好作擺,唯有當是少拍一個打卡位吧,哈哈! 不過我反倒好奇,未知尚未被全面領展化翻新的尚德商場,不知道跟今日的商場外型相差有多遠呢? 屋邨資料——尚德邨(Sheung Tak Estate) 屋邨類別:租住屋邨地點:將軍澳唐明街2號入伙年份:1998樓宇數目:9樓宇類型:和諧一型、非標準型 樓宇名稱:尚真樓、尚禮樓、尚廉樓、尚仁樓、尚智樓、尚明樓、尚信樓、尚義樓、尚美樓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房屋署 延伸閱讀:
Tag:
將軍澳
個人認為景林邨是一條頗為有趣的屋邨。 探索將軍澳景林邨的獨特之處,欣賞優美水池景色,內設觀音廟,帶您回到八九十年代的公屋風情。
實不相暪,當我寫下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其實已距離自己遊走翠林邨相隔超過半年之久。但作為繼寶林邨後,將軍澳新市鎮的第2個公共屋邨,翠林邨除了是在山上,是少數不是建於將軍澳填海區的屋邨之外,它的背後故事有些也是頗為有趣的,而且畢竟是區內較為早期落成的公屋,在建築設計上亦相對有特色,同時為自己提供了計劃日後再遊走翠林邨的理由。
以往對寶林邨的印象,就是它的屋邨設計,跟將軍澳區內的其他屋邨很不同——嚴格來說,就是它看起來老舊一點,跟翠林邨有點相似,採用的不是今日常見的和諧式大廈設計。後來才發現有這樣的結果,是理所當然啊,全因寶林邨正正就是將軍澳的第一個屋邨,早在1988年就入伙,歷史比翠林邨還要久呢。